返回

第一章 武陵秘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一章 武陵秘境 (第1/3页)

    现在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一段段真实的经历,这里面有我爷爷的,也有我的,很多事情已经随着历史滚滚的车轮尘封进了记忆,但是如果不讲出来,相信会成为我一个永久的遗憾,也是对某些人,某些事的不负责任,但是如果说出来,你也许会觉得匪夷所思,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到至今还是不明所以,权且只是记录下来,也许这里面也有你的一段记忆呢?本人念书不多,文笔有限,有时有文不达意的可能,请大家包涵,但是向大家保证所说的都是我们所经历的东西,好吧,最后,你懂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切还都得从我爷爷57年前的那本勘探日志开始说起。。。。。

    1963年,当时国际形势复杂,中苏关系恶化,越南战争扩大化,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引起的中印边境冲突,中央上层已经开始在制定三线建设的相关计划。

    根据中央军委对核工业建设提出的“山,散,洞”及“靠山近水扎大营”的两大标准,既“山区,分散,钻洞”的原则,还有因为核反应堆需要大量冷却水的原因,而必须寻找靠近丰富的水源的地方。

    于是中央军委要求工程兵部队在重庆,湘西沿着长江,乌江的武陵山脉按两大标准寻找一处坚硬岩石结构山体,保证在战争爆发时,既能扛住***,**的打击,也能保证下面的核反应堆照常工作,当然这就是本世纪已经解密的重庆涪陵的816核工程。

    但是这在当时都是列为国家绝密级的军事任务,我想陈从显肯定是不可能知道具体细节的。这时的陈从显,也就是我的爷爷,作为工程兵部队54军103团勘探队的一员,也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对外番号8342部队的先头部队秘密从西北茫茫的戈壁出发进入川东、湘西地区进行前期勘察。

    陈从显,甘肃陇西人,时年38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作为特招入伍的技术人员,参与了西北核工业建设的多项建设任务。这次他带领的小分队一行16人,主要负责进入湘西大山中进行勘察,这还是陈从显第一次进入武陵山区的腹地。

    一行人由重庆坐船出发,沿途经过涪陵,进入乌江,从酉阳县的龚滩登岸,经过川湘边境的秀山县一路考察便进入了湘西州的龙山县的里耶镇。这里耶在土家语的意思是:“开拓出来的土地”,位于武陵山脉腹地最深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拥有大量的溶洞、天坑,高山和峡谷。一条酉水绕城而过,直通洞庭湖,历史上一直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当地人的话说这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陈从显一行人跋山涉水来到里耶镇时,已经是傍晚十分,在当时这几乎与世隔绝的镇上听说来了十几个解放军,镇长慌忙出来迎接,这镇长叫李水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