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零一章 以古鉴今 文聘高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百零一章 以古鉴今 文聘高见 (第3/3页)

过。」

    秦朗并没直接回答文聘的询问。

    性格谨慎的他,借用着历史上发生的事,来从侧面对文聘的询问进行了回答。

    还别说,经秦朗这么一说,在座诸将才突然意识到,当下他们面临的情景,与当年的赵孝成王何其相似。

    蕲春、下雉两县的使者,为了鼓动文聘救援他们,带来了两县的一应籍册。

    这样的态度很明显了。

    要是文聘能成功击退汉军,那么这两县日后就会纳入大魏的疆土之中。

    而蕲春、下雉两县,是江夏通往庐江的要道,战略意义非凡。

    文聘若能为大魏收下这两县,对大魏来说是一件好事。

    正是这个缘故,才会有一些魏将怒而支持文聘出兵。

    兄弟不兄弟的是一回事,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可那些原本支持文聘出兵的人,听到秦朗的话后,瞬间改变了主意。

    他们坚信文聘的才能不会比赵括差,也不相信李严的才能比得上战国第一名将白起。

    可李严比不上,糜旸呢?

    「有韩、白之略」,一直就是世人对糜旸的诸多称赞之一。

    为了蕲春、下雉二县,来将糜旸招来江夏,这样的后果没有人想承担。

    秦朗的话,引起了文聘的思考。

    只是片刻后,文聘低沉的嗓音再度响起:

    「我军位于石阳,居高而临西陵,西陵乃永安与蕲春、下雉二县的枢纽。

    糜旸能派李严为将,这就说明李严是个知兵略的人。

    凡知兵略之人,岂会在腹背有危险的情况下率军远征?

    若我军在汉军东进之际,率军奇袭西陵,将汉军的后路截断,汉军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中。

    这一点危险,李严是知道的,故而他在夺取永安后,才会先一步抢占西陵。

    这一战,吾不想打。

    可李严会相信,吾真的不会出兵吗?

    绝无可能!

    正因如此,李严要想全占江夏,就势必要先戬除我军。

    元明,你举得例子很好,但你忽略了一点。

    当年秦军攻打上党,为的是吞并韩国。

    以古鉴今,蕲春、下雉二县不是当年的上党。

    当年的上党,正是我军所处的石阳呀!」

    文聘此话一出,全堂将领顿时脸色大变。

    免费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