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看星星 (第2/3页)
痛…痛…老爹,你这手法有问题吧。是不是按错穴位了。”
“咦,哪里会有什么问题。你的身体要放松,大脑不用老是想着你体内那团火。…我给你说个故事吧,我族有许多古老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一些有趣的哲理。我们通常把这些故事称之为寓言。”
“在集市上,有人在卖盾与矛,他大声叫卖招揽生意。‘这个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够戳破他。’‘来看看呀,这支矛锋利无双,刺击时没有东西能挡得住。’有人问:‘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卖东西的商人哑口无言,不能回答。”
“这就是矛与盾的寓言。听完后,有从故事中悟到什么没?”
“很简单的道理啊,一听就明白了。那商人太笨了嘛,话都说不圆。这哪有什么需要悟的地方?哎呀...疼。”
“老爹,我想到了。这故事是胡编乱造的吧。哎呀…可以轻一点吗?”
“你就想到了这么多?故事是否真实,这并不是这则寓言能流传下来,经久不衰的关键。”
“老爹,我才5岁。能想到这么多还不够吗?”
“用心去看,才能不被表象蒙蔽。这是我按摩之所以仅靠双手就能掌控全局的缘由。”
“呃,…”
“为什么你说这故事是假的呢?”
“很简单啊,我在村里赶集时从来就没遇到这么笨的商人。如果让我来当那商人,我都不会被人问到哑口无言。”
“呵呵,你会怎样回答他。”
“我会说,用我的矛刺我的盾会怎样?很简单,只要你买下来试一试,不就清楚了。”
“作为商人,我只要把商品卖掉就行。只要不亏本,那什么都好说,对吧,老爹?被问得哑口无言的人完全不是做商人的料嘛。不会卖东西的人不是好商人,商人可不会被问到哑口无言。买东西的人这么精明狡诈,而卖东西的人这样淳朴老实,所以这不合理。”
“光看到这点儿还不行,你还没有用心去看。”
“啊!~慢点,好,好,就这样。让我再想想。”
“一般我们去买东西都会先问价格,而问话的人估计并不是想买东西,所以都不问价格直接挑语刺,还直击要害。商人觉得对方是来找茬的,所以没有搭理他。但写这个寓言的人自以为是地片面认为商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了。”
“……最后这句这分析别出去乱说,会被人骂的。写书的人可是大家。…你还看到了什么?”
“大家是什么东西?”
“大家不是东西。大家,是指那些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哦,原来如此。”
“老爹你跟我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之处有疑。”
“不错,就是要这样。不过呢,我们做人要厚道,不能像故事里找茬的人那样挑刺,所以说话要留下余地。尤其是对先人,既要心怀尊敬,同时也要敢于争辩。”
“跑题了,你继续分析看看。故事还看出有什么没?”
“哦,…”
“假设故事是真实记录下来的,那么我估计集市上围观的人还不少。平常大家买东西谁会在意这些语病。这种抓住对手的痛脚来打击对手,然后让围观的不明群众起哄同嘲笑矛盾商人,并宣扬开来,碍于面子,谁会去买被人嘲笑的商品呢?这种制造气氛打击对手的行为,是典型的竞争手段。要不就是对卖矛与盾的商人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