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清君侧、扶贤王 (第2/3页)
明白。
等到王敞向他们解释了那八万两银子的由来,一个个都心头火热激动不已。
之前他们踊跃的跑来攒这个败仗局,洗兵员上的缺口只是其次,真正要命的是洗掉那些军备的缺口。
江西的那些矿工和朝廷打的有声有色,兵器哪来的?
不都是用黄金、用白银、用赤铜从他们手里换走的吗?
更甚至有一些装备很可能流入了某位藩王的手中,对此,这些指挥使们既心里有数,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把这些军备缺口合情合理的洗掉。
如此一来,就算在江西战场上发现没有磨去编号的兵刃,也可以解释是霸州叛军从营地抢走的,之后怎么流转,自然没有他们的事。
所以这些指挥使们,才既愿意出人,又愿意出钱。
如今倒好,当初“摆下空城计,单骑退霸州”的王大司马竟然告诉他们,他曾经秘密上书朝廷,为他们争取到了一笔饷银。
而且这笔银子的数目,竟然高达八万两。
除此之外,王大司马还拿出来当初交钱的名单,赤裸裸的表示,按当初交钱的比例分配。
有些之前掏钱少的指挥使听了,难免心中有些不乐意。
但王大司马之所以按这个名单发钱,摆明了就是为当初那笔钱回报他们的。
你不服,你为什么掏的少?别人为什么掏的多?
亲疏远近体现在钱上,自己活该就是了。
而且对于大多数指挥使来说,这八万两银子分下来,已经是他们给王敞那些钱的数倍了,这笔白拿的钱,他们才不计较那点差距。
给就好。
于是各位指挥使热烈的拥簇着王敞,好话说个不停。
王敞飘飘然之余,心道,这般南京兵部尚书才算做的有滋味。
可惜。
他也明白,南方这些卫所已经完全不能看了。
趁着现在离开,正是急流勇退的时候。
于是王敞便和这些指挥使,约定了第二天一早就拔营,尽快带兵到山阳县分钱。
陈头铁听到有了结论,也不休息,直接就连夜赶了回来。
裴元对此基本满意,其实带不带兵,区别不是很大。
要带兵赶来,路上还要耽搁不少时间,远远不如直接让王敞带那些指挥使来分钱利索。
那淮安卫指挥使贺环,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至于敢和这么多指挥使翻脸。
好在路程不远,那些指挥使们带的都是选锋家丁,精锐的很。
就算他们带兵过来,最多也就是大半天的时间。
裴元让陈头铁下去休息,心中明白已经到了要离开淮安的时候了。
他便招呼焦妍儿收拾收拾,做好离开的准备。
自从昨天的事件发生后,裴元已经有些在意焦小美人的感受了。
于是从宋春娘那里要来了自己的家当,交给焦妍儿打理。
那些换洗的衣衫什么的倒也罢了,那堆满箱子的足足七千两白银,却让焦妍儿很难不怀疑自己夫君的官品。
到了下午,大群的兵马就出现在了城外。
淮安卫的兵马本就驻扎在城外,上前询问了,得知是兵部尚书王敞带着南直隶的诸多同僚来了山阳,贺环大为意外。
他不敢摆谱,赶紧亲自上前迎接了。
等他的目光从那三千多精锐的选锋家丁身上扫过,心中怪异的感觉越发浓了。
现在官面上的消息是,霸州军已经向河南逃窜了,但这番话并不完整。
实际上拜太监陆訚和都督同知白玉所赐,霸州军的后军被击溃之后,彻底的和霸州军主力脱离了。
这一部分散乱的兵马,生怕被嗷嗷等待军功的二十万大军直接杀了冒功,不敢投降,于是只能自谋出路。
这时候,不知怎么的,有人忽然想起了“清君侧,扶贤王”的事情。
那贤王不就在山东吗?
于是这伙儿流贼聚在一处,在“大老虎”和“满天星”两位头领的率领下,往山东投奔德王去了。
原本这是个很好的分兵追击的机会,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朝中下旨让陆訚取代谷大用总督军务。
结果,现在所有的事情,都要重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