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76 裴元的回旋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176 裴元的回旋镖 (第2/3页)

论船买卖,直接将货物原船运走,怎么这里会存了这么多?”

    宋春娘醒悟了裴元话里的意思,忍不住笑了出来,“因为这里是汊河集啊。”

    裴元看着宋春娘这个谜语人,等待她觉悟。

    好在宋春娘是个识趣的人,很快解释道。

    “北方运豆到淮安,不止是一条路。除了走北向的大运河,还可以从河南走淮河,然后通过洪泽湖,和大运河汇聚,再进入淮安。”

    “不过这条水路经过盱眙涧溪,那里的恶棍无赖勾结了县中官民,围堵生事,人为的拦截了这条水道。”

    “之后,那些人引诱水路通往淮安的货船,改走陆运,把货物先运到这里,然后通过汊河集,用货船经由宝应湖,再运往南方。”

    裴元听到这里,不可思议道,“这样无法无天,拦堵水路,难道没人管管吗?那些商人难道没有告到朝廷去?”

    宋春娘笑道,“第一次嘛,大多是强迫的,尝到甜头之后,他们就争先恐后的往这里来了。不然的话,为什么汊河集是淮安最大的集市?”

    裴元不解,“水运转陆运,又转水运,不但繁琐而且还花费不少。他们这是图什么?”

    宋春娘一语道破其中玄机,“因为如此一来,正好避过了淮安税关。商人们只要走过一趟,看明白了这里面的门道,哪个不是笑得合不拢嘴,谁还会去告官?”

    宋春娘一提淮安税关,裴元就全明白了。

    只是如此一来,越发觉得不可思议,他纳闷道,“这么明显的偷税漏税,那淮安税关就不管管吗?”

    宋春娘见裴元问出这般没有常识的话,不由轻笑道,“怎么管?他们凭什么管?朝廷设置淮安税关,是让他们收取运河上的商税,又不是让他们收陆地上的税。”

    裴元诧异道,“那些货物不是从淮河经由洪泽湖,进入淮安的吗?这难道不是本该计税的商品吗?”

    宋春娘又伶牙俐齿的反驳道,“那不是还没到淮安税关吗?要是河里的商船就收税,那他们为何不去黄河、长江里去收税?”

    裴元听完,弄明白这逻辑了。

    除非淮安税关,敢说能收全天下的税,否则就只能乖乖的在淮安税关收税。哪怕货船明晃晃的就在税关附近,把商品运到陆上,然后再倒船往南运,也不能收税。

    因为那是天子没授权给它的收税范围。

    只能说“六”啊。

    裴元对一事有些不解,“朝廷也不是讲道理的吧,这些商人如此妄为,难道官府还要拘泥于律法不成?”

    宋春娘沉默片刻,很有内涵的问道,“千户的意思是,哪怕他们不进入税关,也可以直接抢?”

    裴元被这回旋镖打到了脸上,只能尴尬道,“确实要讲点规矩。”

    宋春娘也见好就收。

    “千户伱想想看,淮安税关收的钱,要么进了户部,要么进了内承运库,和淮安府是没有关系的。”

    “可若是从洪泽湖南下的那一部分货船,改走陆路,经过汊河集南下,山阳县地方上就可以借此征税了。”

    “除此之外,盱眙县的无地百姓,也能依靠搬运输送货物,得到糊口的机会。”

    “税关以南,宝应县的货船,也可以不必过税关,就得到许多生意。”

    “只要这些花费,低于税关的征收,那么商人们就会乐意配合地方上做这些事。”

    “那么,谁会管?”

    裴元思索了下。

    也就是说,这个商业链条拉长了,利用原本缴纳税金的份额,直接盘活了从盱眙县到宝应县,沿途三县的经济。

    而且听上去,参与分配利润的人更多,商业模式好像更健康了。

    可是,原本要用税金去弥补的国库呢?

    朝廷没有足够的军饷,也没有足够的钱财赈灾。

    然后呢?

    再苦一苦农民?

    裴元长叹一声,无解。

    不过好在,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无解。

    起码裴元的烦恼,不就解决了?

    裴元向宋春娘询问道,“那你知不知道,这些大豆会在这里存放多久?”

    宋春娘道,“不好说。盱眙那边刚开始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