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46异父异母的老哥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146异父异母的老哥哥 (第2/3页)

的兵部侍郎,加正二品右都御史。

    裴元想要的,就是这个同为正二品的右都御史加衔!

    在大明的朝廷体系中,都察院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都察院中有左、右都御史。

    一般来说,左都御史是定额的一人,负责主持都察院的日常工作。右都御史是不定额的数人,主要就是用来做加衔,负责外出公干。

    想要成为巡抚、总督这样真正的封疆大吏,就必须要拿到这个右都御史的身份。

    这是大明政治制衡中很重要的一环。

    因为明朝的时候,御史官职虽然不高,但是权力特别的大。哪怕小小的巡按御史,行走天下的时候,也是代表天子行事的。

    比如说有名的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江御史、巡城御史、巡仓御史等,可以说,整个大明的文官体系,都在御史的监察掣肘之下。

    但是如果地方大员,加上了右都御史这个官位,也就意味着,各种各样御史对这个地方大员的监管彻底失效了。

    因为右都御史就是各路御史的顶头上司!

    朝廷从制度上向他打开了口子,彻底对此人放手,任由他独断一地。

    这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以王敞正二品南京兵部尚书的身份地位,只要立下让朝廷不得不认的功劳,那对他的奖励就只能分为两种。

    一种可能,是让王敞从南京兵部尚书转调往北京。

    但是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很大的麻烦。

    南京兵部尚书和北京兵部尚书,虽然地位相等,而且各自也掌握兵权,但是北京兵部尚书就在京城,天子开会的时候是能够上桌的。

    南京兵部尚书就只能干瞪眼,等着开完会传达精神。

    一旦让王敞回了北京,那王敞也就有了开会上桌的资格,廷推的时候,他举不举手都对这个天下都有弥足轻重的影响。

    至于王敞自己能不能进内阁且不谈,反正是打开了通向内阁的道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麻烦,那就是等到霸州叛军平定之后,陆完必定是要拿兵部尚书的。

    可若是在王敞也有功劳的情况下,王敞这个南京兵部尚书显然比陆完这个北京兵部侍郎,更适合接任北京兵部尚书的位置。

    可陆完的功劳又不能不酬谢,那就只能从别处拿位置。

    六部之中正二品以上的位置就这么几个,从哪里挤?

    如此一来,又会重新对朝局产生影响。

    那朝廷的选择,就只能是第二种可能了。

    给王敞加右都御史,然后放到地方为官,做一个封疆大吏,让他爽上几年,然后等他识趣的退休致仕。

    在脑海中推演完这两种可能的时候,裴元甚至连王敞之后去哪儿,都帮他规划好了。

    济宁的河道总督不是刚刚扑街吗?

    淮安漕运总督的位置,裴元也可以帮老哥哥运作出来啊!

    在这时代,掌握了大运河,就相当于掌握了流淌的滚滚白银。

    哪怕只掌握一半,也足以掌控巨大的利益。

    在这种关键时刻,裴元怎么能容忍王敞这个不思进取的老扑街,破坏自己的布局?

    他语带威胁的说道,“大司马说话太满了,井水有时候也会犯到河水的。”

    王敞听了裴元这话,竟直接被噎住了。

    他憋得满脸通红,想着在一帮故旧面前,欲要顾及面皮发作,又想起了这杀千刀的家伙,策马冲着自己乱踩的情景。

    王敞不由忍气吞声道,“哦,那不知裴千户拦着老朽,有什么高论?”

    王敞完全是扑街的败犬心态,根本没有多少挣扎的念头。

    然而那些跟随王敞过来的人,却不由微微色变起来。

    他们惊疑的打量着裴元,又看看王敞,猜测着这位大司马是不是被人拿住了什么把柄。

    裴元的脸,说变就变,立刻从阴沉难测,堆上了热情的笑容。

    他拉着王敞就往一边走,“好事儿,好事儿啊。”

    王敞内心有些抗拒,但想到这毕竟是繁华的扬州城里,又有这么多旧日同僚见证,难道还怕他打我?

    于是便半推半就的,任由裴元拽着到了一旁的死胡同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