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求月票!!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求月票!!求月票!!! (第2/3页)

到今天为止,我们国内学术界还是使用这样的标准。

    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标准是怎么出现的?这些标准得以流行是由于一本很流行的书。这本书1968年出版,作者格林·丹尼尔是英国学者,长期担任剑桥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他主要研究欧洲考古,而他还研究考古学的历史,担任过世界考古学史会议的主席。他写了一本书叫《最初的文明》,副标题是“文明起源的考古学”,书虽然很小,可是很流行,成为西方国家考古学生的必读书,不单在英国出版,美国等一些地方都有版本。就是这本书把刚才说的考古学上通行的文明标准普及到了全世界。其实这些标准并不是由丹尼尔提出的,我们仔细读一下他的书就知道,这是在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在近东考古和历史方面的研究是很权威的,这个研究所当时召开了一个“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学者叫克拉克洪,他提出了文明的三条标准,而后经丹尼尔补充,通过《最初的文明》一书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这三条标准是什么?第一条标准就是要有城市,就是发掘出的遗址中应该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别。这个标准还有量的限制,作为一个城市要能容纳五千人以上的人口。第二个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因为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存留和传播。第三个条件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什么叫复杂的礼仪建筑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一种复杂的建筑。比如说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任何人去参观,站在金字塔前,对着狮身人面像,都会感觉到这是一种文明,这是没问题的。你不能说它是原始的,还是处在蒙昧、野蛮的状态,因为金字塔是坟墓,如果仅为了一般需要,无论如何也不需要建造这样大的建筑。它之所以被建造,是因为要尊重法老,使法老的神灵可以永存,这就代表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

    由克拉克洪归纳提出、经过丹尼尔推广的考古学上的文明标准,就是这三条。他们说,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只要有两条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

    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当然,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状况,我看将来还可以讨论研究。

    但在格尔所在的星球,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没能发展出相应的文明。

    他们依然是部落,文字等于没有,复杂的礼仪建筑呢,如果祭坛算的话。

    可吊诡的是,格尔所在星球明明都说同一种语言……这就很奇怪了。当然,格尔还是部落民的时候,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当然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从未见过更远地方的人。

    他们和其他部落之间的关系,总是像黑暗森林里隐藏的猎人。

    彼此看到就会开枪,所以部落和部落之间除了战争,很少有交流的机会。部落强大的时候,他们就会寻找其他部落,然后抢劫他们。他们弱小的时候,他们就要躲避其他人的猎杀。

    这原本是常态,格尔以前虽然觉得残酷,但也没觉得奇怪,毕竟大家都这样,既然是常态,就只能忍耐,就好像大家都知道夏天热,所以除了躲避太阳,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可直到来到宇宙之中,他才知道,这特么不正常,非常不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