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连环伏兵,大战落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连环伏兵,大战落幕 (第3/3页)

。」

    听他这么一说,岳飞也顿了片刻,他似乎想到了卧病在床的老父亲,终究还是收回了望着战场的目光。

    「走,尽快去县城。」

    说完,强令自己转过头,不再看战场一眼,兄弟两人牵着马又一次没入山林中……

    内黄县衙。

    房内的气氛有些紧张,诸多将领齐聚一堂,大家谁也不说话,只有添茶水的小厮忙前忙后,不断给大人们补充着碗里的水。

    七千骑兵昨天入夜出发,一直到现在还没回来。

    期间也不是毫无音讯,早上的时候还有探马回报,说大军已经拿下了虏贼的一座营寨,贼首望风而逃,余者或可全歼营中。

    但在那之后就没有消息了,一直到现在过午,都再无消息传回。

    大家一下子就觉出不对来,凌晨时就已经破了虏贼的迎战,按理说早就该清扫干净,班师时回城了。

    如今连点音讯都没有,定然是又有了新的意外。

    方才屋中众人还要再派出兵马去接应,但这个提议却被秦桧无情的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这次指派出去七千人,就是为了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没了七千兵马,金虏照样奈何不了内黄县城。

    可要是继续派人出去,如先前这七千人一去不回,一点音讯都没有,大家又该怎么办?像赌徒一样继续往其中投入筹码吗?

    他的说法虽然合理,但在感情方面将领们却难以接受。

    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这边再派出七千人马去接应,只不过不渡卫河,只在河岸以南接应。

    同时再派探马,打探消息。

    只是探马虽然派出去了,但直到现在也一直没有回音,只是这么干等着,心情就不可避免地开始焦灼起来,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在堂中走来走去。

    秦桧本来还在处理着面前桌案上的公文,对房中的气氛恍若未觉。但此刻又像是被这来回走动的人晃烦了,便出声开解道:「孙将军何必着急?」

    「那些人还没回来,或许并非坏事,而是发现了更好的战机,前去截击金虏了。」

    大家闻言都默不作声,就连被秦桧搭话的那个将军也不说什么。

    就算是发现了什么新机会,跑过去截杀虏贼了,你总要有个信儿穿回来吧?

    再说了,这次去的不管是刘光义,还是董同方,都是性格稳重之人,也不可能不汇报就直接去冒这么大的险。

    眼见无人吭声,吴三桂叹了口气,刚要说些什么,就有一个小卒快步跑进了大院。

    「诸位将军,方才陈游击来报,刘将军和董将军的人马已经回来了!」

    堂中气氛一滞,紧接着就是齐刷刷的椅子移动声。

    「人在何处?」

    「伤亡如何?斩获如何……」

    大家一股脑地冲了出来,神色中带着紧张,问题也一连串地吐了出来,报信的小卒差点都被问晕了。

    「诸位将军,他们只说已经接到了人,并未有其他消息传回来了。」

    被他这么一说,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是刘光义、董同方他们回到了县城,而是陈游击在卫河南岸接到了人。

    「再探、再报!」

    有人闷声吩咐着,但也有性子急的人已经起身上马跑出去了……

    消息穿回来不一会儿,就有数千兵马踩着夕阳,来到了内黄县城脚下。

    大家关注的不是去接人的陈游击,而是领兵返回的刘光义和董同方。

    看见他们两人的状态,大家的心都凉了一半。

    刘光义还好,只是身上铠甲残缺,满是血迹,左臂无力地垂在身侧,似乎已经脱臼了。

    而另一边的董同方就直接昏迷不醒了,身上插着好几根锯断尾羽的箭支,被人背在马背上,身下有暗红的鲜血不断滴落。

    而且观这两人身后的部众,已经由昨夜离去时的七千,锐减成了现在的七八百,十去其九,而且还个个带伤。

    让人很难想象,他们在那边究竟遭遇了什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