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出宫行之李老爷,小魏和小布 (第2/3页)
悄摸悄地瞥了一眼老太监:“布这个武功教头能训练所有家仆吗?包不包括您的大管家?”
老太监听出了话里的意思,登时大怒。
我踏马还没想着管你呢,你倒要先管起我来了!
“陛下……老爷,要管人也是咱这个管家管着教头是吧?”
老太监委委屈屈地凑到轿子旁:“哪有教头反过来操练管家的?”
“怎么就不行?”
吕布义正辞严地道:“你是管家,是老爷身边的亲近人,自然也得会点武艺,方便遇事保护老爷了!”
“我本来就会武艺!”老太监梗着脖子怒道。
“那也不够!”
吕布抬起胳膊,秀了秀月白色袍子下面的肌肉,强调道:“保护老爷,自然是越强越好……”
李乾坐在轿子里,无语地扶住了额头。
这两个奇葩只要凑到一块,说几句话就能吵起来……
黑呢小轿晃晃悠悠,走过闹市区,李乾似乎都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吆喝声,马蹄哒哒声,隔着轿帘闻到街上买的吃食香味……
有好几次他都想掀开轿帘下去走走,可终究还是忍住了。
不过老太监和吕布也没让他多等,又走了一会儿,小轿便在一处街口停了下来。
轿子向前一倾,李乾掀开轿帘,从里面走了出来。
老太监果真没撒谎,眼前是一条极其热闹的大街,市肆林立、挂满各行各业的招牌幌子,行人如织,贩夫走卒,男男女女往来如云,非常繁华。
李乾当即来了兴趣,喊上老太监和吕布就往前走。
“老爷,咱们今儿个早上去吃什么?”老太监笑着紧跟在李乾身后,对大管家这个角色适应的很快,他本来就是大管家。
“吃什么……”
李乾打量着大街上叫卖的、摆摊的,各式各样的吃食,早就看花了眼。
有什么米糕点心店,早点小摊,酒楼饭馆,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什么肉包子、龙龛糍、羊头签、香辣罐肺、沙糖冰雪冷丸子、鸡头穰……
说实话,在皇宫里也不是吃不到美食,只是那些东西都是厨子精心炮制的,过于精致匠气,反而缺少了一种烟火味。
只有在这种闹市上吃到的东西,才是最接地气儿的!
李乾左看右看,最终选定了一家早餐摊:“就吃那个吧!”
老太监和吕布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发现那是一家粗布棚子下,卖凉面的小摊。
“走!”
李乾兴冲冲地走了两步,突然又转回头望着老太监:“对了,老魏,我可没带钱,今天的花销可得你付账。”
“老爷您放心。”
魏忠贤笑呵呵地跟上来:“都由老奴来办就好!”
几人来到面摊前,老太监快走几步用袖子帮李乾拂了拂长条板凳上的尘土,这才笑着请他坐下。
“这位客官,您要吃什么?”
面摊的小二跑过来笑着问道,一双带着油光的手不断在围裙上攥着,看起来颇为紧张。
李乾上下打量了一眼这小二的着装,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又向后面打量着店家那两口冒着腾腾白气的大锅:“你们家有什么面?”
店小二攥了攥围裙,咽了下口水,笑着介绍道:“客官,咱们这儿的面可多了去了,您想吃什么的,就浇上什么卤子。”
他指着后方的几个盆道:“不过咱们这儿最好吃的招牌面还是凉面,您要不尝尝?”
李乾向后打量了一眼正在案板上啪啪摔面的摊老板,这才点点头:“好,就吃凉面!”
“你们俩呢?”
“咱和老爷一样!”
“布也吃凉面!”
吕布和老太监立刻点了菜。
“好嘞!”
店小二笑呵呵地应下,不一会儿就端回三碗面,放到三人的矮脚方桌上。
香气扑鼻而来,淡黄色的筋道面条上盖着胡麻酱,还有切成细丝的胡瓜条……就是芝麻酱和黄瓜丝,还有带着大肉丁的黑色肉酱,豇豆炒鸡蛋……最后上面还浇上了半勺香醋,半勺花椒水,点上了几滴香油。
李乾看得食指大动,也顾不得再管别的,随意拌了拌就要开吃。
只是老太监又突然拦住了他,悄悄地凑过来:“老爷,试毒。”
李乾一滞,僵着脖子转头望着他:“这也要试?”
老太监讪笑着道:“老爷,毕竟是出门在外,小心,小心为上!”
李乾无言,看着老太监从自己碗里挑了一筷子面条进他碗里,又不知从何处拿出一根银针戳了戳,最后尝了一口,这才点点头。
“老爷,能吃了!”
李乾没等他,早就开始动筷子,这面条放一会儿就不好吃了!
三人吃饱了之后,就在这大街上逛了起来。
李乾从人群中穿行,一会儿走到这个布店里看看,一会儿又对那个当铺来了兴趣,一会儿又去看看杂货店,兴致高得很。
逛累了之后,三人又坐在街边的茶摊上,叫了一壶凉茶歇息起来。
“不愧是东市啊!”
李乾感慨着道:“百家百行居然都有,当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老太监用帕子抹着汗,不断点头:“陛下您喜欢就好。”
“就是这东市有点小啊!咱们逛了这么一会儿就到头了,而且我也没看出这地方贵在哪来?”
李乾有些纳闷:“难不成那些达官贵人平日里都来这儿买东西?”
老太监的笑脸一僵,急忙解释道:“老爷,老奴特地挑了个比较偏僻的地儿。”
“要是真去东市里最热闹的地方,万一撞见熟人,岂不是要被认出来?”
“也是……”
李乾轻轻点头,眉头微微蹙起,打量着人来人往的大街。
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这个东市有点不对劲儿,但又说不出具体是哪不对劲儿……
吕布给他续上一杯凉茶,老太监看李乾这副样子,急忙劝道:“老爷,反正今天也玩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还是回宫……回府吧?”
此刻已经是正午头儿了,再逛下去也只能是自讨苦吃。
李乾又打量了四周一眼:“我还没去看秦相他们的宅子呢。”
老太监大汗,吕布也开口劝道:“老爷,咱们只能再外边看,又不能进去看,只能看到一堵墙!”
“朕没啥好看的,老爷!”老太监也附和道:“秦相住的地方无非就是比普通官儿大了点。”
李乾狐疑地打量着这两人,不知道他们紧张个什么劲儿。
“那先回去也好……”李乾轻轻点头。
两人立刻大喜,不过还没等他们高兴完,李乾就接着道:“明天咱们再去西市逛逛,我得看看那些个西域商人。”
两人的脸立刻垮了下来,老太监苦口婆心地劝道:“老爷,西域胡商都些是野蛮边夷,不通礼仪教化,又丑陋如鬼,遍体生毛,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吕布也点点头,正色劝道:“除了那些胡姬的身段儿还算尚可……”
说到一半就被老太监瞪了回去。
李乾眼睛一亮,态度登时更坚定了:“朕……我自然不是为了看胡姬,只是想看看那些个波斯胡商,听说那些人每次来京城都会带一些个新鲜玩意儿。”
他也有自己的目的。
如今这个时空,大乾纠集了这么多诸侯国,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那欧洲又是个什么样儿呢?难道情况和大乾这边差不多?
还是和自己上一世的时候一样?
李乾一口干了瓷碗里的凉茶,起身向街外走去:“就这么说定了,明天再去西市。”
两人急忙起身跟上,老太监恶狠狠地瞪了吕布一眼,后者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如出来时一样,老太监又带着李乾从那个门回了皇宫。
换好衣服来到紫微殿,武媚娘和吕雉告诉他一个消息。
“陛下,武阳郡监察御史周子谅回京了!”
“周子谅?”
李乾一愣:“就是那个去陇西暗查天火烧仓证据的那个御史?魏征不是说他三五日才能回来吗?”
吕雉轻轻叹了口气,玉面上神色复杂:“陛下,这大概是魏大人的计策。”
“若昨日如实说出周御史回京的日期,必然有人会横加阻挠,甚至会加害于他。如今周御史提前回京了,正好打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李乾也反应过来,眼睛一亮,点头赞赏道:“魏卿家果真厉害!”
“周子谅带回了天火造假的证据?”
“这个倒是不清楚。”武媚娘轻轻摇了摇臻首:“不过,听说御史台已经派人去刑部了,应该是真的查出了些什么东西。”
李乾却突然皱了皱眉:“有点早了……”
两女纷纷一怔:“什么早了?陛下?”
“若他三五日后带着证据回来,那时候高士廉大概已经出京,前往陇西了,蔡卞也去了刑部,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李乾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可现在还没彻底定下来,若宋昪被御史们为难,蔡京他们难免要在高士廉之事上生些波折,以此要挟朕饶过宋昪……”
他想了片刻,转身望向老太监:“你让人去告诉高士廉,让他尽快安排好刑部事宜,抽出身来,最好明天后天就能走。”
“也去吏部催一下,让他们尽快把就任文书赶出来。”
“是,陛下。”老太监领了命,美滋滋地就走了。
要是明天就能走,怎么也得来个陛辞吧?
到时候就不用去西市了!
其实不用李乾去催,秦桧早就已经关心起高士廉的调动了。
原因无他,蔡卞是要去补高士廉的刑部郎中,只有高士廉走了,他才能离推官之位,去刑部就任。
如今距离周磊过堂只剩四天时间,若这几天不能尽快完成这两人的调动,那到时候过堂还是得蔡卞这个推官来!
那这一切不就白布置了吗?
是以,中书省早就拟好了这两人的调动诏书,在吏部过了一夜也走完了流程,今日一大早便送到了两人家里。
蔡卞的宅子就在蔡京府邸旁边,青砖黑瓦的四进府邸,在正常官员中算得上是比较阔气了,可与一旁占地连绵的蔡京府邸比起来就显得灰头土脸的,像一疙瘩小煤块。
接到就任诏书之后的蔡卞并没有多惊喜,毕竟京兆伊王缙就是正三品的官,无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