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清的难兄难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清的难兄难弟 (第2/3页)

了1444年,大明正统九年,第七任奥斯曼素丹穆拉德二世将登基后干掉自己亲兄弟姐妹的事情固定成为法律,命名为“弑亲法”。

    穆拉德二世的理由是:“我的任何一个儿子,由真主选为素丹,他为了更好的世界秩序而杀死他的兄弟们,都是恰当的。若想成为奥斯曼君主,必然要励精图治,武德充沛,对敌人残忍无情,带领自己的臣民走向富强与繁荣,深知国家生存的重要性。而那些软弱无能的酒囊饭袋,根本无法掌控巨大的权力与国家的未来,唯有血腥的杀戮才能将他们淘汰。”

    穆拉德二世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正的做到了身体力行——在确定好了继承人之后,穆拉德二世真的就把他几十个儿子,包括女儿都全部杀死。

    此后,这条法律记载在《穆罕默德二世的法律书》中,而后面的素丹也都以此为根据,在自己登基后将兄弟们全部杀死。

    当然了,“弑亲法”是有问题的——素丹们也是有好多老婆的,老婆一多,生出来的儿子也就多,然而素丹的位置却只有一个。

    所以,只要老素丹定下了谁是新的继承人,那么其他王子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很多王子就寻思着反正新素丹登基后自己都得死,还不如在丫的登基之前就想办法弄死他,自己或许还有机会活命。

    所以到了第9任皇帝塞利姆一世时,新的“弑亲法”出现了:不止即位的新素丹必须处死自己所有的兄弟,老素丹在选定一皇子做继承人后,也必须把其余的皇子全部杀掉。

    塞利姆一世也跟穆拉德二世一样身体力行——他即位后先是执行祖父穆罕默德二世订立的“弑亲法”,派军追剿残余的皇室男性成员,杀了他哥哥考尔库德以及五个侄儿。

    后来,塞利姆一世选定儿子苏莱曼为继承人后,就把自己其他的亲生儿子全部杀掉,甚至连还不会走路的幼子都被处死,杀了足足有20多个。

    为此,塞利姆一世还说:“一张地毯足够两个苏菲派信徒栖身,而这个世界却小得容不下两个素丹!”

    正所谓人不狠,站不稳,奥斯曼的素丹们不仅对宗室够狠,对奥斯曼帝国的贵族更狠。

    奥斯曼刚刚起家的时候,正是一个强者如云的年代——那个年代有有朱元璋、帖木儿等狠人,有大明、北元、拜占庭和塞尔柱等强大的国家。

    要想让奥斯曼强大起来,就必须得够狠。

    素丹们发现,真正让蒙古黄金家族衰败的不是敌人,而是内部的争权夺利。

    为此,素丹们不仅要杀死自己的子女,更要限制贵族的权利——不能结婚,也不能生孩子,这是对奥斯曼帝国禁卫军的规定,贵族也一律不能世袭,能否继承爵位之类的全看有没有功劳。

    可以说,在这种残酷的环境当中能够脱颖而出的素丹远比大清的皇子更为靠谱,毕竟是不成功就要成仁的争夺,谁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奥斯曼的那些将领们也比大清的八旗老爷们更加强大凶狠。

    反倒是大清的皇子们就很拉胯——所谓的九子夺嫡听上去很牛逼,但是失败者也未必就一定会死,尤其是匾后遗诏的玩法出来之后,大清的皇子们就更不需要斗争了,他们要做的仅仅只是取得上一代奴酋的欢心和认可。

    八旗老爷们就更不用说了,铁杆庄稼这四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

    比如搞笑的是,大清是亡于奴酋和八旗,奥斯曼几乎也一样是亡于素丹和禁卫军。

    奥斯曼的“弑亲令”直到1603年,也就是万历三十一年,艾哈迈德一世即位时才被终止——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奥斯曼才慢慢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后来更是跟大清一样被欧罗巴列强们狂揍。

    奥斯曼的最终下场甚至比大清还要惨上那么一丝,毕竟被肢解之后就再也没能缝合起来。

    因为大清对于欧罗巴列强来说属于那种任意取索的后花园,所以列强并不打算弄死大清,反而需要大清这么一个中间商来攫取中原堂口的利益,毕竟有辣么多的条约,列强也担心换个朝廷会影响到那些条约的执行。

    而奥斯曼则是属于那种必须弄死的眼中钉和肉中刺——首先就是奥斯曼对于列强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利益价值,其次则是奥斯曼的地理位置。

    做为一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强国,欧罗巴的一众列强们谁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完整的、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而奥斯曼帝国也时时刻刻想着往欧罗巴扩张,多次参与欧罗巴的战争,这就使得双方存在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双方的信仰,懂的都懂。

    当然,朱劲松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