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军火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军火商 (第3/3页)

    千吨级以上的铁甲货轮开始能在哭河枯水季节畅通无阻,这对需要大宗采购原材料的刘悟透是极其重要的利好,哭河至长江的水路航线打通,意味深山僻壤中牛角镇工厂的工业成品能一次性船运至上海,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又能一次性从上海船运回到牛角镇。

    1920年,拥有七家工厂和一支物流船队的巴东首富刘悟透整合统一归纳于‘淬火公司’旗下,并派人跑到民国首都南京去独家注册登记企业名字。

    ‘淬火公司’在湖北省巴东县牛角镇正式诞生。

    刘悟透亲自拆卸美国爱迪生电信公司的无线电报机成品,日夜琢磨研究,又加以中国元素改进,简化其操作,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淬火手摇柴油两用型无线电报机’。批量生产后,成为军火采购商们的爆款,一台卖到二千两白银,四川湖北的贸易商贾也争相购买。

    这款淬火牌无线电报机成为刘悟透所有工厂最赚钱最持久的单品。越高端的技术产品,别人越无法模仿生产,自己就越赚钱,天生技术狂的刘悟透决定在自己第一家工厂(淬火机械修理厂)里建立一个实验室,七大工厂的核心技术老板也必须熟知掌握。

    高端工业产品的零部件太多,需要大量的零件供应商。

    经营日益成熟的刘悟透认为:一枝独秀难成气候,难以抵抗狂风暴雨,必须培植牛角镇其它创业者构建成林成片配套齐全的经商制造生态系统。

    淬火公司总经理刘悟透开始在集市大街挨家挨户说服鼓励街坊邻居开办经营成本较低的鞋厂/肥皂厂/服装厂/木材加工厂/被褥厂/织布厂/螺丝厂/砖厂/车轮厂/盐业公司/金属贸易公司/物流公司/建筑公司/油库••••••。

    摆摊卖菜的、磨豆腐的、砌墙泥瓦的、拉车跑腿的、修秤纳鞋的、杀猪宰羊的,一没胆,二没钱,三没技术。

    “我用人头向各位担保,办厂开公司绝对比摆摊卖菜赚钱!”已经成功的巴东首富鼓励集市居民抓住改朝换代之际的机遇大胆创业。

    “你们没有,我就免费借胆借钱借技术给你们,赔了算我刘悟透的,赚了算你们的。”

    说到做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悟透决定独家出资五万两白银给于精通财务的杨先生新开办一家名叫‘汇通银行’的地方性小银行,免息贷款给牛角镇居民开厂办公司。

    准备大兴土木铺路修水库的镇长马霜也贴榜各种项目招标公告:只有正式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才有资格招标承接政府工程项目,散户个人禁止参与。

    刘悟透重金从汉口聘请技术员来牛角镇向街坊邻居培训传授相关行业的基本技术。脚踏缝纫机/模具/锅炉/发动机/削铣机床/切割机/脚手架/吊篮/抽水泵也装船运至牛角镇瓦罐码头。

    被大力扶持的街坊邻居们也开始冒险创业,胆大包天的刘悟透干大的军火生意,谨慎小心的我们就干小的螺丝加工,四通八达的长江流域航线就是牛角镇创业采购销售的大动脉,螺旋桨轮船走水路,产品货物送到中国国际大都市上海也只需七天。

    从1920年开始,在中国马帮镖局长袍帆船迅速淘汰的时代,牛角镇在铁匠刘悟透的带领下,各种工厂公司兴办,建筑队矿山船队招收大量工人,牛角镇呈现空前繁荣的盛况,方圆百里的村夫渔民纷纷来到牛角镇集市当工人,弹丸之地竟聚集几万人,沿河小镇快发展成像宜昌一样的沿江城市。

    牛角镇成为巴东县财政收入的顶梁柱,成为湖北省的明星工业城镇,地方军阀马太爷大力倡导全县模仿牛角镇的发展模式,巴东开始崭露头角。

    此时,山西省被阎锡山经营得风生水起,经济发展极快,一方富足安定,成为全中国的学习榜样,民国中央也不好插手干扰。巴东县也被马太爷经营得风生水起,经济发展极快,一方富足安定,成为全湖北的学习榜样,湖北总府也不好插手干扰,马太爷被誉为湖北的‘阎锡山’,名震长江流域,湖北府和南京总统府也都开始拉拢巴东的马太爷,不仅不征收巴东的赋税,而且大额拨款援助巴东的发展,宜昌马家的生意业务也得全国各地官方的优待照顾。

    马太爷终于尝到‘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甜头,称霸一方还能名正言顺,飞黄腾达的他不得不夸奖料事如神的刘悟透是‘再世诸葛亮’,一切都被他推理预测到了。

    热衷耀武扬威的马太爷推荐刘悟透为巴东县工商协会会长,但铁匠最不喜欢当官,他想保持企业经营的独立纯粹性,他热衷技术追求。马太爷也不勉强,就让铁匠挂个名誉会长的虚衔,铁匠也照办。

    吹牛大王、好人、太上皇、猛将尉迟恭、万能铁匠、军火商、小汉阳、刘老板、财神爷、技术狂、淬火公司总经理、工商协会会长、巴东首富,这些称呼,刘悟透都不喜欢。

    他最喜欢欧洲洋人刚传入中国的现代新词汇:企业家,前面加一个形容词‘著名’更好。

    于是,摸透刘悟透喜好的采购商们纷纷称呼刘铁匠为‘著名企业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