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剪辫子 (第2/3页)
被吵醒,摇篮里的婴儿刘秀也开始啼哭。
看见手拿剪刀照镜子的刘悟透已经变成革命党员的短发模样,二岁多的刘邦和岳母一布衣吓得大哭起来,因为一小一老在瓦罐码头亲眼目睹短发革命党员被枪毙砍脑袋。
性格冷静的一袋米也急了,长辫子剪短就很难拼接还原,她揪打大骂丈夫:“你突然发什么神经?嫌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太多?”
“我要去营救衙门牢房里的革命党员!”平头刘悟透回答。
听完此话的一袋米更是火上浇油,恨不得抢过剪刀捅死面前这个丧心病狂的丈夫,她第一次跟丈夫吵嘴打架。
一袋米也开始哭泣。刘悟透是一家的顶梁柱,刘家还有二个工厂和三艘帆船,要是丈夫有个三长两短被砍脑袋,这一家人的日子也无法过下去。
哭泣的岳母和懂事的刘邦连忙劝架,拉开夫妻二人
“你们放心,我神通广大,死不了!”胸有成竹的铁匠向媳妇保证,他收拾干净剪掉的头发和梳妆台后,就倒头大睡。
其余的刘家人胆战心惊彻夜难眠,都整齐穿好衣服在屋里焦躁走动,好像是明天就要上断头台的满门抄斩,平日调皮淘气的刘邦异常呆滞,婴儿刘秀也啼哭一夜,岳母连忙抱起哄睡。
第二天早晨,戴上狗皮帽子的刘悟透携带三十两白银主动来到牛角镇衙门,表明要见马太爷有重要急事秉告。
在马太爷的卧室里,单独见到马太爷的‘太上皇’摘掉自己的狗皮帽子。
看到刘悟透英气逼人的短发模样,睡眼懵懂的马太爷片刻惊醒,又镇定小声疑问:“刘老弟,你这不是想谋反吗?”
“不是我想反,是武昌的剪辫新兵想反,是全中国的老百姓想反!”铁匠谨慎回答。
“马爷,忠心耿耿的你今天就枪毙杀了我和衙门牢里的三名革命党员,再砍掉脑袋送去汉口的湖广总督府,你感觉现在湖广总督府的官员们会论功行赏吗,他们会感谢你吗?会给你升官晋爵或给你钱财赏赐吗?”刘悟透问。
“那是一群贪得无厌的狗官!奸臣当道,大清不亡才怪!”马太爷义愤填膺。
“清朝已有三百年寿命,割地赔款苟且残存到今天已是极限,民不聊生,怨声哀道,也该改朝换代了。中国应该顺应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学习模仿西方洋人的机械设备和穿衣打扮,才有出路,洋人不都是短发平头吗?革命党员剪掉辫子没有错!同盟会孙中山模仿洋人建立中华民国没有错!”刘悟透初步解释自己的剪辫子是模仿洋人。
马太爷认为铁匠所说有道理,开始同情平头短发的革命党员,也不再追责刘悟透的短发造型,却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处置牢里的三名革命党员,便询问头头是道的铁匠。
“现在孙中山的同盟会不成气候,全国各地又没有出头鸟公开反清,我该如何处置牢里革命党员?”
“四川荣县已公开脱离大清朝廷宣布独立,全国各地的保路运动愈演愈烈,武昌的剪辫新兵就等点燃的一把火,不会拖延太久,不然都会被逮捕砍头。我以自己人头向马爷担保:今年年底,不会束手就擒的武昌剪辫新兵必反,全国各地必响应,革命党的改朝换代迫在眉睫,现在宁可长期关押,也绝不能枪毙杀掉牢里的三名革命党员。”铁匠分析。
刘悟透想用自己脑袋担保牢里三人。
马太爷还是犹豫不决:“如果这次全国各地的保路运动和武昌新兵最终像太平天国运动一样被大清朝廷血腥镇压住,大清爪牙还在,我不杀革命党员被小人举报是窝藏叛党,大清朝廷秋后算账怎么办?”
“万全之策是不能做绝,留有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