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90学生发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290学生发难 (第3/3页)

好,免的受到上官责罚。”

    张居正终于还是破防了,本身因为父丧心情就不好,再有“夺情”之事阻扰,特别是吴中行的弹劾,让他心情低落。

    现在,这两个所谓的“老乡”又在他面前叨咕半天,话里话外只要礼法,丝毫不顾及他这个当事人的感受,实在让张居正寒心。

    要知道,他们能够入京进入刑部,可没少他的帮忙。

    这个时候不为他说话,而是沽名钓誉前来劝说于他,看着就感觉恶心。

    说完话,张居正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时间,抬步就走出花厅。

    对于里面的两个人,自然有张府下人去清理出府。

    艾穆和沈思孝到底是什么心思,张居正根本就没心思去考虑。

    或许是真为他好,或许就是为了所谓的“清誉”,但是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其实都晚了。

    奏疏已经送出,外面都知道了他张居正的想法,就算张居正再次反悔,选择回乡,依旧会成为那些人口中的笑谈。

    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张居正如何能忍。

    张居正回到书房,只是刚坐下,又有下人前来禀报。

    “都不见,让他们吊唁后喝茶休息片刻就自请离开吧。”

    张居正此时没有见人的心思,他已经猜到,这些又跑来的官员,多半和艾穆、沈思孝是一个心思,都想劝说他离开。

    还是那话,就算真为他好,此时也已经迟了。

    “老爷,这是冯公公的字条。”

    只不过,这次下人没有马上领命离开,而是双手奉上一个信封,口里说道。

    听到是冯保的纸条,张居正也猜到了,怕是冯保知道消息,所以有些失措了。

    接过来,打开看一眼,果然是商议解决办法的。

    “人还在吗?”

    张居正开口问道。

    “在,等着老爷的回信。”

    那下人急忙答道。

    “去告诉他我知道了,请冯公公自行处置即可。”

    张居正写纸条的心思都没有,直接让人带话回去。

    这么做,其实张居正也是为了保险。

    若是真留下纸条,一旦暴露可就更不妙了。

    冯保写来的条子,其实就是预先通知他,他对此的解决办法,免得张居正和他不能协调。

    冯保也是内廷老油子,自然有办法找到说辞,解决宫里的危机。

    可以说,内廷能够脱颖而出的太监,就没一个简单的。

    当年的李芳,也就是运气好,出了内书堂就被选在裕王身边,一点点熬资历。

    到最后,还是靠着裕王一飞冲天登上大宝,才能因此在宫中出头。

    也是因为没有经受过内廷斗争,所以才一年多的时间就落败,被人撵去了南京。

    那还算好的,多亏陈以勤、魏广德等人帮助,宫里太监也有顾虑,才没有痛下狠手。

    冯保可不是,他是在后宫争斗中胜出的,自然办法也多,也就是对待外朝时候有些力不从心,需要得到张居正的帮助。

    和张居正想的一样,冯保也不打算压着奏疏了,他已经知道魏广德的盘算,所以直接在宫里向贵人揭露这些人“沽名钓誉”的想法就行。

    至于贵人们如何对待他们,就不关他冯公公的事儿了。

    此时,真正动手的也就是冯保,而魏广德和张居正则是袖手旁观,什么也不做,倒是张四维坐立难安,想要趁机发难,可看到魏广德没动作,他也熄了心思。

    斗争上,张四维自认为没有魏广德处事老辣。

    无论如何,魏广德当初还是和陈以勤、殷士谵等人斗过高拱的人,政治斗争经验可比他丰富多了。

    只是他不知道,魏广德有先知的优势,所以才能每次都站在胜利者一边。

    真论斗争手段,说实话,后世的普通人真干不过这些职场老油条。

    如果他后世也是混官场的,或许情况才会有所不同。

    不过知道历史大致走向,这就已经很占优势了。

    也因此,这一世的历史变化不大,主要阁臣都没有出手,只不过是下面一些“跳梁小丑”在朝堂活跃。

    唯一站出来的“九卿”,也是昨日黄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