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华表 (第2/3页)
圣纪碑和无字碑就在城阙后边。
他穿过城阙,来到武则天的无字碑前。回想当时采访的情形,李泰来说的是“乾陵的无字碑”,难道秘密在无字碑里?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碑,就是举世闻名的无字碑,也是武则天的墓碑,号称为历代群碑之冠。无字碑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高达八米,重达一百吨……”一位女导游向身旁的一群游客娓娓道来,丘山因离这群游客不远,导游的话也字字入耳,“无字碑空无一字,为什么呢?民间有三种传说: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功高德大,连文字都表达不了;第二种说法是武则天自认为罪孽深重,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过要让后人去评说……”
丘山对无字碑早有些了解,此时再看碑首,见其上八条螭龙缠绕、鳞甲鲜明、状如花蕊,碑身奇崛、通体润洁、瑰丽壮观,心想若其中真有什么秘密,一千多年来被这么多人瞻仰抚摸,难道看不出什么端倪?
他绕着无字碑慢慢走着,边走边看,见碑侧各有一条线刻飞龙。飞龙凌空舞动,隐隐有飞腾之势。此外还有一些精美的花饰和杂陈交错的字迹,只是年代久远,已经变得模糊难辨了。
丘山蹲下来,用手摸了摸地上的石砖,见石砖表面粗粝、严丝扣缝砌在一起。丘山用手指敲了敲石砖,抬眼见旁边有游客正留意自己的举动,光天化日之下这些动作看起来未免有些奇怪,只好停住手站起身来,眼看再无其他特别之处,便走到西边的述圣纪碑前。
述圣纪碑是李治的墓碑,丘山知道这碑也叫“七节碑”,连盖带座共有七节,象征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着李治的文治武功。丘山看了看碑上的屋檐,四角各有一个凸出的力士石雕,再看碑面,字迹依稀可辨,据说是武则天亲撰,刻成后填以金屑,只是年久剥蚀,现在已难觅踪影了。
丘山见看不出其他名堂,就沿着司马神道往南走,侍立两侧的依次是十对翁仲石像、五对石仗马、一对鸵鸟浮雕和一对石刻翼马。丘山且走且看,一路来到了南端的华表处。
华表高八米有余,顶端有一个荷花苞形石球,下边是个八边形云台,石柱立于莲座上,远远望去颇为粗壮。丘山走到右侧华表南边,摘下墨镜,侧过头端详柱身,这时斜阳西照,给柱身染上一层金黄的颜色,显得庄严肃穆。
丘山绕着华表转了几圈,又望了望远处的梁山,四野辽阔,显出秋日的壮美来。他抬头望向华表,夕阳打在柱身上,露出明暗不同的条状色块。丘山赫然醒悟过来,这华表有八个面,正是八菱石柱状。丘山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