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稳如泰山?优势在我!(求订阅) (第2/3页)
。
势必会选择原地防御。
那样还打个锤子?
日军进退两难。
楚云飞所部同样是进退两难。
前线进攻的作战部队数量虽然不多。
但集结在第一线的各部队数量已经超过了八万人。
每一天的消耗实际上都是天文数字。
尤其是后勤运输方面的损耗,让现如今的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肉疼无比。
为此。
阎老西团特意召开了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高级会议。
他现在事情不多。
每每回味自己抗战以来的指挥作战。
就觉得自己当初指挥失误之处颇多。
从而没有信心能够指导从无败绩的楚云飞怎么打仗。
他现如今早已经没有了常瑞元那股子的蜜汁自信。
有自知之明之后的阎老西。
开始觉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索性便让杨爱源、王靖国、楚溪春等一众高级将领就呆在作战会议室内。
想要集结他们所有人。
用所谓的集体智慧拟定出一个合适的作战方案以供楚云飞参考。
然而。
可能是出于慎重。
亦或者当下局面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众人在一起商量了许久,也没能够商量出一个合适的方案。
阎老西一时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就好像。
晋军将领之中除了楚溪春之外,似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基本上都仅仅只是可堪一用的高级将领。
很多人,包括他自己。
很多时候的战略战术选择基本上还是军阀混战时期的选择。
思维模式已经落伍。
这样的高级将领指挥一场大型会战,大概率会成为一场灾难。
虽然日军高级将领的水平不算太高。
但对比国军将领而言。
双方的差距确实不小。
既然提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和办法。
那就看能不能解决一下现实问题吧。
阎老西转头看向了一旁始终默不作声、没有多少存在感的谢明:“渝发,晋东南地区征粮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听到阎老西开口之后。
众人的目光随后便看向了谢明。
谢明沉默了一下,接着:“仅达到征收数量的三分之一、百姓家中实在是没有了多少的余粮、如果再收下去,恐怕是要饿死人的。”
阎老西摆了摆手:“那就少收点,这些都是额们自己人,总不能让百姓们活活饿死。”
王靖国接话道:“委员长那边已经明确表示无法进一步的提供作战所需物资。”
楚溪春也是补充了一句:“根据我们获得的消息,九战区、五战区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山城方面给出的最新说法是,要等四川的秋粮成熟之后,状况估计才能够好上一些..”
阎老西缓缓点头。
这一点常瑞元到也不是坑他们。
现如今国民政府的主要产粮区便是湖北、湖南以及四川。
根据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的话。
日军正在着手准备发起对赣北地区的进攻。
这群小鬼子对于进攻发起的时机显然经过精心的挑选。
他们选择在秋粮成熟之前发起进攻。
未尝没有想要破坏国统区生产的因素在内。
阎老西思索了片刻之后,转头询问道:“云飞那边怎么说?苏联的那一批作战物资到什么地方了?”
“目前正在运往前线、这些弹药、炮弹将会成为下一轮进攻发起的必需品。”
东西一到。
进攻自然就要打响。
和苏联人的边贸一年也就这么一次。
作战物资数量今年谈下来的是两百五十万美元。
这个时期的苏联人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备战,子弹等基础作战物资相应而言更加廉价。
但同样的,重武器的选择基本上就没有多少。
楚云飞所部装备的76毫米山野炮改款。
也是苏联步兵师装备的主力型号武器。
即便是强如苏联这样的大国。
他们的主力部队很多也是用的性能相对落后的武器装备。
“苏联的物资已经到了,估摸着美国人的这批物资大概率已经抵达了仰光港,总攻估摸着很快就要打响了,不知道云飞那边是怎么打算的。”
楚溪春微微吸了一口气,朗声道:“昨日汇报战报之后,我以您的名义复电询问,云飞回电的速度很快,不过却只有四个字。”
阎老西摸着下巴,沉思了片刻之后问道:“稳如泰山?”
“优势在我!”
此话一出,参会的将领们面面相觑。
优势在我。
“楚云飞的信心未免有些太足了点..”王靖国眨巴了一下眼睛,看向了自己的同僚们。
和他预想的一样。
虽然众人心思各异,但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确实出乎意料般的一致。
确实。
以八万对四万。
虽然看起来有两倍的兵力优势,可他们的对手是日军啊。
在日军进攻的时候。
国军主力部队尚且需要三倍以上的兵力进行抵挡。
发起攻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五倍,八倍,甚至是十倍的兵力。
楚云飞所部战斗力强横。
打出来的战损比也都非常优秀。
防御战之中甚至能够打出0.8:1.2这样的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