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03.中国航天 (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 03.中国航天 (1) (第3/3页)

终,他们赌赢了。

    由于这些矮星用肉眼甚至一般天文望远镜都难以观测到,吉伦和其他研究人员于是利用一架更为精密的天文望远镜,从去年12月起花62个夜晚观测这些矮星的星光和亮度变化,其间还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日食”。

    研究团队在报告中说,这次发现开辟了地外生命研究的新领域,未来研究前景广阔。

    “那种感觉就好像你突然发现身边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友竟然是王室成员,”项目参与者之一、专注研究矮星的美国天文学家亚当•布加斯说。

    刚起步

    不过,这一发现只是起步,后续研究还将持续数年。今后,科学家们将观测这些行星上是否存在水和甲烷分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于2018年发射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届时,科学家们将能够分析这些行星是否存在大气层以及大气成分,以判断这些星球与地球的相似程度。

    至于向这些星球“移民”,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以现有技术水平,人造航天器飞行40光年大约需要几百万年,差不多与类人猿进化到现代人的时间跨度相当。

    据新华社

    郝秋岩边看边笑:“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你相信布兰登伯格的假说吗?”

    米棣:“管它咋炸的,反正不是我炸的。”

    “这么无赖?”

    “厚黑学,你可是师父。”

    “嘿、嘿、嘿,如果火星上真有过像人一样冷静的生物,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也不会灭亡。”

    “人类是冷静生物?政治争斗,宗教极端组织,以及人类无限掠夺的本性,始终处于冷战和热战之中。”

    “你看过霍金的《时间简史》?”

    “他是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被称为‘宇宙之王’。”

    “宇宙不简单哪!霍金有些观点太过于乐观。”

    “他只是从科学角度出发,并未考虑其它因素。”

    “火星的问题就很值得思考。”

    “有点难度和深度。”

    “我倒觉得,极有可能是内外因素造成火星的结局。”

    “火星人与外星人?”

    “很大程度上。”

    米棣脸上重新挂上了微笑:“我同玉姝商量,准备八月结婚。”

    “真好,我早盼望这一天了,祝福你们,打算采取什么样的结婚方式?”

    “旅行结婚。”

    “这样也好,省心。”

    “可双方的家人不同意,至少要在仪式现场见一面。”

    “要求不过分,毕竟父母养一回,打算两地分居吗?”

    “也只能这样,谁让我们选择了这里。”

    “是啊,当初我俩都有很好的去处,最终选择了这里。”

    “人生侧重的多了,失去的也会很多,我们都是坚定走路的人。”

    “行程怎么安排?”

    “先到常州,再回哈尔滨,我俩想让你参加。”

    “嗯,不告诉我也说不过去。”

    “常州你就不用去了,到哈尔滨就行。”

    “好。”

    “我俩还要去常州,带东西不方便,你走时把中心的天文望远镜、摄像机、魔镭射带上。”

    “带这些干嘛?”

    “东北也很美丽,我想带你去凤凰山森林公园旅游。9月17日的半影月食,发生在凌晨0点52至4点55分,可以观察到全程。”

    “呵呵,彼此彼此。”

    “我们不光有地球观,还要有宇宙观,地球仅是宇宙的一个尘埃。”

    “好吧,就这样安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