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反击的蔬菜种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反击的蔬菜种业 (第2/3页)

然后吆喝了一嗓子,不久李世农就出现了,瘦高瘦高的,但看着很结实。

    夏俊先称赞道:“今年这茄子不错啊!”

    李世农笑了笑,这夸在了他心口上,想摸出烟,但一想到在大棚里,只能作罢。

    一时又有点尴尬,夏俊他熟,瑞克斯旺的市场经理,前些年他都是从他那里买种子。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

    没等夏俊再次开口,杨言已经得出了结论,“这不是布利塔。”

    李世农哂笑道:“当然不是,这是在天禾种业买的种苗,品质和产量都不错。”

    “可以啊,李总。”

    夏俊很有经验,眼神示意杨言不要多话,这才又继续问:“能产多少斤?”

    “三万斤很稳。”

    李世农并不排斥和夏俊、杨言等人聊天,种子公司的市场和技服人员多少都懂点技术。

    多交流反而更有利于他了解外界的信息。

    这是去年8月底种下的茄苗,过了40多天,第一茬茄子就可以上市。

    接下来的10~11月,第二批茄子又开始挂果,等到了春节前后,茄子的价格就到了一年中最贵的时候。

    一直要等到四五月份,露天茄子大量上市时,第三茬茄子也就贱了。

    现如今,茄子的价格还能卖个一块七八毛,春节最高的时候能卖到3元。

    夏俊在心里估摸了下,李世农建的是超级大棚,一个棚就是10亩地。

    他打听道:“这一个棚今年出了有二十万斤没?”

    李世农咧了咧嘴,笑道:“快三十万斤了。”

    “还差点啊,嗯?”夏俊刚开始听成了快二十万斤,以为没到,但很快反应过来,“三十万斤?!”

    杨言也瞪大了眼的听着。

    “差不多了吧。”李世农有点不确定究竟到没到三十万斤。

    但这已经足以让夏俊和杨言目瞪口呆。

    你这不是亩产三万斤很稳,这已经是他娘的板上钉钉了啊!

    这可还有一茬果呢!

    算上第三茬,可能要摸一摸四十万斤的门槛了。

    杨言嘴唇微微发苦,难怪能开宝马来种菜。

    “你这至少已经卖了60万元。”

    “岂止啊。”夏俊问:“李总,你另外三个棚都种了啥?”

    “黄瓜、苦瓜、甜椒。”

    “没种番茄了?”

    “天禾最近没出番茄种子吧。”

    合着你只用天禾的品种了吗?夏俊微微皱眉,预感到了事情的难缠,他现在想提瑞克斯旺,但又不好提。

    憋了半天,只能从种子和种苗价格上入手,主动提出了降价。

    李世农只是说会考虑,但夏俊清楚没戏了。

    仅茄种而言,两者的产量差距悬殊几千斤,这就是一道鸿沟,不是单纯靠降价能解决的。

    就像几年前,国产茄子大约2分钱每粒,布利塔可以卖到七八毛,三四十倍的差距。

    但农民还是选择布利塔。

    说白了,农民就是看重效益,而现在天禾的种子种苗也不便宜,一亩种苗费三四千元,和布利塔相当,但效益却好得多。

    对瑞克斯旺来说,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在外走访了一段时间,夏俊和杨言回到了青岛即墨区,瑞克斯旺华夏总部在这里。

    不仅建有实验中心,还拥有数十上百个玻璃温室、冬暖式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用于科研和生产种苗。

    夏俊写了一份材料报告,交了上去。

    各蔬菜产区的信息不断汇集到瑞克斯旺(青岛)总经理孙威的桌上。

    瑞克斯旺早就走出了鲁省,在国内豫、冀、苏等蔬菜产区都有他们的经销商队伍。

    延秋越冬蔬菜(温室)还在采收期,但早春露地蔬菜正是育苗种植期。

    但瑞克斯旺近几年的销售不太乐观,今年的销售数据更是惨不忍睹。

    这让他在会上大发雷霆。

    “继辣甜椒和番茄之后,茄子、黄瓜种子种苗的销量也大幅下滑了5成!”

    “这直接腰斩了啊!”

    “再这样下去,公司只有裁员一条路可以走。”孙威厉声道。

    其实严格说,青岛公司也只算是瑞克斯旺经销的一个环节,相当于总经销,因为核心的育种全在荷兰。

    青岛公司的核心任务就是推广和销售,负责赚钱。

    现在赚钱能力大幅下滑,上交的利润不够,只能降本增效。发了一通火,孙威才开始询问原因。

    “是天禾,天禾疯了,他们不仅加大了广告和营销投入,还降低了价格!”

    “天禾的好几个品种,都和我们重叠。”

    “天禾的降价有点狠,原来比我们贵,现在反而更便宜,卖不过,完全卖不过。”

    同样参与了会议的夏俊不知道还有这个原因,因为寿光温室占据了多数,也可能天禾在这里知名度高,所以降价不狠。

    他沉吟道:“如果降价的话,寿光夏秋季的销售可能也很难。”

    孙威厉声道:“寿光必须保住!”

    “难,天禾的蔬菜种子在寿光上市长的辣甜椒种子已七八年,茄子、黄瓜、苦瓜等也有三年时间。

    天禾的名气很高,如果他继续维持市场最高价,可能还有喘息的机会。

    一旦它大幅降价,我想不出拿什么抵挡。”

    夏俊越说越沮丧,寿光是国内最大的蔬菜基地,有超过50万亩温室大棚,还有30多万亩露天蔬菜。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读

    也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种子种苗市场。

    瑞克斯旺、先正达、圣尼斯、孟山都、南韩世农公司、以色列海泽拉等等群雄汇聚。

    每个公司都至少能拿出上千个蔬菜品种。

    即使有这么多对手,在天禾崛起前,瑞克斯旺也过得很滋润。

    因为大家都有拿得出手的单品。

    但天禾的品种问世后,就慢慢打破了这种平衡。

    尤其是一开始走平价路线开拓市场的辣甜椒,给了众多企业当头一击。

    好在开拓市场后,天禾把价格提了起来。

    新推出的茄子、黄瓜、苦瓜等品种,更是一进入市场就走高端路线。

    以茄子为例,本土种一亩种子投入约50元,瑞克斯旺当家茄种布利塔亩均种子投入约1800元。

    然而,天禾的茄种亩投入达到了2500元。

    但依然有人买单,且口碑在持续发酵。

    现在天禾的茄种又调价,亩投只需要1500元,推广狠狠加速。

    孙威沉吟道:“我们也降价。”

    有人问:“天禾再降价呢?”

    有人答:“天禾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肯定更低,我们还要从荷兰引种。”

    “降价降不过天禾的。”

    “天禾发疯了吗,怎么突然大幅降价!”

    天禾不降价,瑞克斯旺是慢性死亡,但他相信瑞克斯旺的研发能力,在一个品种彻底失去市场价值前,能研发出新品种。

    但大幅降价,则有可能是心脏骤停!

    当一个个品种失去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力,被迫卷入价格战,这对瑞克斯旺等公司是致命打击。

    天禾为什么会加大了营销推广的同时,还大幅降价,这是孙威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他看向了市场总监,后者则在大屏上投放了一份资料。

    “可能和最近的新闻有关吧。”

    市场总监说:“孟山都收购先正达的听证会后,国内掀起了一股洋种子热潮。”

    “有很多媒体宣传洋种子占领了国内蔬菜种业。”

    “就这?”孙威感到不可思议。

    “除了这,想不出其它原因。”

    “这都算什么回事啊!”

    这一刻,孙威记恨上了林松等人,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瑞克斯旺只是一个缩影,还在并购整合中的先正达和圣尼斯种业也没逃脱天禾发起的围剿。

    赢得了声誉,却输掉了市场。

    从3月中旬,但四月初,这段时间各大外资种业公司都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