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卸下包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卸下包袱 (第3/3页)

扬,但美利坚今年的农业生产依然糟糕。

    同时原油价格回到高位,让生物能源再次有了利润。

    结果就是南北美都在加大生物能源的生产,减少粮食出口,粮食进口国再度遭重。

    日韩最近在国际上又不老实,国内也干脆限制了对日韩的粮食出口。

    瞿阳沉吟道:“其实国内今年余粮也不多,但种植结构更好了,对外依赖也更小,只不过被解读歪了。”

    “粮食七连增真的要终结了吗?”余秦问道。

    对国内粮食产量的预测,一直是天禾的拿手好戏,因为可以从种子逆推个大概。

    瞿阳摇了摇头,“不一定,很难判断,单产潜力提前释放,种植结构调整,又休耕6000万亩,不到最后一刻没人知道……”

    他话还没有说完。

    但现场的气氛有些沉闷,很难判断…天禾很少用这种词。

    “不该啊。”郭阳发出了叹息。

    众人以为老板也不能接受粮食减产,尤其是高德、苗一封等人。

    在此前北部湾港口泊位的投资建设上,高德和苗一封考虑到轮作休耕,都力主建中小泊位的码头。

    为此和陈燕秋等人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是老板拍板,建10万吨级的泊位,因为他坚信轮作休耕不好影响到粮食出口。

    如今,看来,悬!

    高德叹道:“确实有些遗憾。”

    苗一封说:“今明两年粮食出口任务应该都不重,得想办法解决运力。”

    “休耕要停止吗?”

    听到这些话,郭阳反应过来这些人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更气了,厉声道:

    “我说的不该,是不该这么丧气!其他人也就算了,怎么你们也背上了这一层包袱!”

    高德有些愕然。

    苗一封等人也没好到哪儿去。

    是这个不该吗?

    郭阳说:“瞿总说的很清楚,种植结构向好,前两年是玉米需要出口,大豆需要大量进口,如今调整过后,整体供给更加平衡,对外依赖大幅降低,这应该是大好事!

    怎么一个个垂头丧气!”

    “对,这就是一层包袱!”瞿阳振声道:“在天禾内部,也有很多人背上了这样的包袱。

    前几年,每年全国粮食都是超级大丰收、大增产,其主要功劳也都是来源于天禾良种。

    天玉系列受到了农户的热捧,天禾人以为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而自豪,现在可能会结束,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但我认为结束得好!

    这就是沉重的包袱!

    越早丢掉越好!

    国内粮食不够吃吗?

    事实上,国内农产品价格一直很稳定,稳定的低!

    这时候就应该调结构、提地力,让土地休养生息,这才是最科学的道路!

    少卖点种子又如何?

    这并不能影响天禾,天禾依然是种业龙头,依然是国内唯一的跨国种业巨头!”

    瞿阳的语气激烈。

    他这翻话更像是在对天禾的管理层说,但与会的其他公司人员也感觉振聋发聩!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禾或者说天禾就背上了一层包袱,国内粮食增产的包袱。

    以前这的确很重要,关系到十几亿人的生计。

    但现在都在出口了,知道出口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接轨,玉米价格不增反降!

    这不能说是一件好事。

    过去为了粮食增产,透支了太多的土地地力。

    东北的黑土层在一年年变薄,有的甚至变成了盐碱地、低产田。

    长江流域、黄淮海流域、河套平原等等传统粮食产区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威胁。

    还有很多因工业生产、城市建设而污染的土地在生产粮食,这样的粮有必要生产吗?

    大众不理解可以接受,但身为嘉禾的一员,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治理项目,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灾难。

    起码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只是被一时的荣耀迷了眼,背上了包袱。

    很多人都想到了老板刚开始时发出的叹息:“不该啊!”

    确实不该!

    “今天的瞿阳有些正啊,正得发邪。”郭阳的调侃声让众人回过神来,“正的有些不像瞿阳。”

    “哈哈哈……”

    现场响起了一阵阵哄笑,众人都想到了集团关于瞿阳的传闻。

    什么八个老婆、混过黑社会、金牌打手、心狠手辣等等一系列的传言,结合此时的‘正’。

    确实正得发邪。

    这时,郭阳才说道:“但瞿总说的也很对,有些包袱该丢就得丢!”

    “好。”

    “瞿总威武!”

    “老板帅气!”

    屏幕里响起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郭阳感觉到众人的士气已被调动。又朝屏幕前伸出右手,示意安静,说:

    “但谁说的粮食一定会减产?

    结果没出之前,就一切都还有悬念,因为休耕,今年的统计难度变大了而已!

    增产,依然有希望!”

    接下来,他才说了一些细节上的部署,而这些需要全体嘉禾人去完成。

    所以,在干正事之前,他需要卸掉所有人身上的包袱。

    会后,祁子文跟在郭阳身旁,嘀咕道:“就怕上面有人也放不下包袱。”

    郭阳挑了挑眉,“你怀疑过以前国内的粮食增产数据有假吗?”

    “怀疑过,但后来就没了。”

    “因为来了总部?”郭阳以为他是看了天禾内部的数据后增强了信心。

    “不是。”祁子文笑了笑,“对比两个邻居的物价,就知道国内的物产有多丰富。”

    郭阳莞尔,但不得不说这确实很有道理。

    日韩两个邻国,经济发达,然而,居民生活成本却高得惊人,物价更是随时可能会剧烈波动。

    甚至南韩军队的伙食看起来都像是猪草。

    在后世,南韩的运动员在华夏冬奥打包带走全部西瓜,结果惨遭日本运动员举报。

    不得不说很有趣。

    但也能对比出华夏物质生产的丰富,农村路边的西瓜三五毛一斤,产区烂市时更是几分钱一斤。

    郭阳理解祁子文的这种心态变化,想了想,说:“放心吧,上层看得清利弊,现在就是休耕的最好时机。”

    祁子文说:“一直悬而未决,难免让人担忧。”

    郭阳笑道:“时间还早呢。”

    正常来说,每年的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是在12月初或者1月初公布。

    所以,现在时间确实还早。

    只是有些人故意贩卖焦虑,让很多人和群体都在盼着出数据。

    …

    金九银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农业。

    十月一过,天气渐冷,寒风开始席卷各地,但国内的跳梁小丑依旧活跃,贩卖焦虑总能获得不少流量。

    不过,这次有点不一样。

    嘉禾也开始了全力反击。

    比媒体渠道,嘉禾有流量日益走强的蔚来微博,还有农业和长视频领域的扛把子惠农网。

    丢掉包袱的嘉禾中层骨干们,开始活跃在各个平台上。

    拿出这几年的数据、成绩、现实案例来一一说明。

    粮食危机?

    不存在的。

    看看这个:“国产大豆的六年,从几近崩溃到全面逆袭!”

    “从每年进口数千万吨大豆和玉米,但今年粮食进口降到了历史冰点!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大豆,截至日前,国内没有进口一粒大豆,反而出口了上百万吨大豆和豆制品!

    转基因大豆彻底从国内消失!”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