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雪 (第2/3页)

   何永明说道:“价格呢,还是500元/斤吗?那我们可买不起。”

    “对啊,一亩地种子就要1250元,西北又没有苜蓿良种补贴,我们可消费不起。”

    郭阳沉吟道:“没有国家良种补贴,但嘉禾对疏勒河流域内可以给一些价格优惠。”

    秦立军也说:“如果苜禾1号在市内出售,市里可以配套一部分种子补贴,区县也会有。”

    郭阳继续说:“除了苜禾1号,还有天豆7号、天豆1号、天玉8号、天20等品种可供选择。”

    “职工普遍不愿意种植玉米和大豆啊,效益不好。”

    “种粮食可没有经济作物赚钱,今年饮马和下河清农场种啤酒可赚了不少。”

    “黄农场明年也打算种点啤酒。”

    没等几人继续说,亚盛的总经理江有军就说道:“啤酒市场需求量不行了,现在种啤酒,等3年后丰产就全都完蛋。”

    “怎么会?”

    江有军说:“昨天青岛啤酒才来,明年下河清的啤酒订单种植面积直接减半。”

    “啊?”

    打算明年种点啤酒的王忠和何用明傻眼了,向韦涛和石景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郭阳也明白了过来,想了片刻,问道:“饮马和下河清现在都种的什么啤酒品种?”

    “主要是青岛大。”韦涛说道:“另外,还引种了马可波罗、札一、亚金一号等新品种。”

    郭阳说道:“或许也可以试试天禾新推出的啤酒品种,今年的表现很不错,第一年鲜亩产达到了1500斤,嗯,也对外卖了约1500吨,售价达到了8000元/吨。”

    韦涛惊呼道:“第一年亩产这么高?下河清多年的园子,今年亩产3000斤,已经算是少有的丰收了。”

    “不止亩产高。”石景也连忙问道:“嘉禾的啤酒卖给了谁,居然开出了8000元/吨的高价!”

    韦涛说道:“靠,差点没注意到,青岛啤酒给下河清的均价才3元/斤呐,足足差了一块钱。”

    不止几个农场的负责人在惊呼,连亚盛和农垦的人也有点坐不住了。

    江有军在心里默算了下,叹道:“第一年亩收益就达到了6000元啊!”

    “郭老板,哪家企业给的收购价啊?”

    郭阳悠悠说道:“具体的不太清楚,但大头应该被青岛啤酒收购走了。”

    韦涛先是瞠目结舌,随后又是气愤,“tmd,昨天徐庆减少订单种植面积,理由是原料价格太贵,生产成本太高,结果背地里却在高价采购啤酒,这是在玩我呢?”

    何用明也骂道:“真tmd是个贱种,便宜的不买,非要去买贵的。”

    两个啤酒农场的负责人都在破口大骂。

    最终,还是江有军先冷静下来,“青岛啤酒为什么愿意高价买嘉禾的啤酒?”

    嘉禾今年在玉门的啤酒种植园一共3000亩,总产量2250吨,以8000元/吨的价格对外出售了1500吨。

    之所以能卖出高价,是因为嘉禾啤酒不仅品质好,有效成份还很高,这可以让啤酒企业以更少的原料加工更多的啤酒。

    品质更高,成本更低,啤酒厂自然愿意购买嘉禾的啤酒。

    嘉禾的啤酒种植园第一年就实现了1200万元的收益,基本上把建园的成本收了回来。

    听郭阳说完,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如此的真相,让众人有点难以接受,但仔细想想,又好像很合理。

    嘉禾几个出名的品种,天玉1号、天豆1号、苜禾1号,都是这样不讲道理。

    现在只不过多了个啤酒而已。

    让众人缓了会儿,郭阳才说道:“所以,借助这次节水工程的实施,敦煌、饮马、黄农场可以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调整种植结构、更新品种。”“等土壤改良后,还可以发展一些天禾的玉米、大豆制种基地。”

    “在这个过程中,嘉禾可以提供价格优惠或者无息贷款。”

    说着,郭阳又拿出了一份近几年种植天玉、天豆、天等品种的收益。

    亩均收益就没有低于1000元的,尤其是制种玉米,收入能达到几千元,这对于各个农场来说极具诱惑力。

    郭阳说道:“正好秋收快结束了,各个农场可以自行去调查,后续嘉禾也会组织相关考察。”

    王忠、石景、何用明都默默点头。

    自家事自己清楚,土地基本是盐碱地,产量低,亩均收益只有几百块,有些甚至不超过500元。

    节水灌溉和休耕,最主要的阻力就是来自基层。

    现在嘉禾能保证亩收益上千,那还要啥自行车,跟着干就行了。

    解决了农场,郭阳面对省农垦的张志远和张辉,亚盛集团的马鹏和江有军,就好谈多了。

    无非就是一些利益交换。

    沟通过后,双方达成了不少的合作。

    一,嘉禾主导的节水滴灌公司,亚盛集团也要出资参一股;

    二,亚盛集团将发展专业化牧草生产与加工,饮马、黄,以及西湖等饱受盐碱地侵蚀的地区都将发展一定的苜蓿产业,需要苜禾提供技术支持;

    三,亚盛将成立啤酒原料公司,在啤酒、大麦品种上与嘉禾进行合作;

    四,亚盛要进军种子产业,发展初期为天禾代理制种;

    五,嘉禾要协助亚盛在河西走廊的农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此外,还涉及一些在色素辣椒、马铃薯、食葵、农业服务、中药材、植物提取等产业上的合作。

    省农垦和亚盛集团明显是有备而来,各方面的考虑都很齐全。

    通过这一遭,亚盛集团不仅旗下的农场将焕然一新,业务短板、产业延伸也将脱胎换骨。

    而作为交换。

    亚盛集团和省农垦除了在行政上配合推动节水滴灌,还将拿出资金改善农田基础设施。

    休耕,亚盛集团也揽下了。

    三大农场都有自营土地,除了市里给补贴,农垦也会补贴一部分给农场,这样休耕也基本不成问题。

    总的来说,郭阳这一趟的目的都达成,剩下的细节就让牛虎林等人去完善补充。

    郭阳说:“各位,今晚上嘉禾做东,在戈壁上宰了牛羊,一起庆祝下。”

    初步达成了协议,秦立军也很高兴,说:“把嘉禾的好东西都拿出来,我给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