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九章 想吃鱼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九章 想吃鱼了 (第3/3页)

    郭阳看着地里还残留着的一些白色盐渍,笑道:

    “才改良的盐碱地,能正常收获一季就不错了。”

    泽普的这50万亩地,是去年秋后才选择流转的,初冬的时候东和农机深耕了一次,年后又深耕了一次。

    这样的改良方式太过粗糙。

    实际上,地里的盐碱程度并没有任何的减轻。

    郭阳说:“等收了大豆后,秸秆回填时,再去牧场弄点牛羊粪等腐熟改良土壤,休耕半年就好了。”

    “老板你能这么想最好不过了。”沈志笑道:“这样做,明年这又是一块好地了。”

    休耕就意味着要少很多的收入。

    这可是50万亩土地啊!

    多种一季,就是上亿收入!

    现在不仅要休耕半年,还要用牛羊粪等来加快改良土壤,这反而还要多很多钱。

    对于从事了十来年农业的沈志来说,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郭阳笑了笑,继续问道:“大豆育种基地也建起来了吧?”

    “对。”沈志说:“只是这边的条件比较差,预计大多数的种子出苗效果都不怎么好。”

    “困难不怕,怕的时一直没有开始。”郭阳说道。

    疆省土地面积广大,也极为适合大豆的种植,只是好的土地都拿去种了。

    长久以往,就导致疆省的大豆种子储备长期不足。

    这一时期的泽普,农户的大豆种植面积少,品种单一,而且是自留种自繁种,生育期长,结荚不集中,产量低,大豆种眼大而黑。

    只能拿给天禾作育种材料,就这都遭到了深深的嫌弃。

    这样的种子是肯定不行的。

    天禾现在有4个大豆品种。

    除了天豆1号,还有冷凉区大豆种子、西北干旱区大豆种子、沿海区大豆种子三个品种。

    在泽普的便选择的是干旱区大豆。

    但品种要保持多样性啊!

    疆省的大豆增长潜力是嘉禾粮油很看重的一环,种植面积肯定少不了。

    所以还需要更多种子。

    这方面,郭阳并不打算再插手,打算全部交给天禾科学研究院。

    这边的日落很晚。

    但郭阳还是和一众开荒团队来了个篝火晚宴。

    郭阳拿起满满的一大杯大乌苏啤酒,起身高声道:

    “短短半年时间,50万亩荒地,从无到有的完成了播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一杯敬伱们!”

    “干杯!”

    “干杯!”

    一饮而尽。

    “大家后续再加把劲。”郭阳抹了把嘴,这乌苏还真是挺带劲,“只要能达到产量目标,分红奖励少不了。”

    “好。”

    “老板投入了这么多资金,项目肯定能成功的。”

    有个小伙儿走过来给郭阳倒了杯酒,说道:“老板,什么时候能喝到嘉禾用自己啤酒酿的啤酒啊?”

    郭阳愣了片刻,开口问道:“原先是哪个分公司,感觉你有些面熟。”

    “天禾种业的。”熊兴笑道:“我原来在玉门制种基地,也和老板一起喝过酒。”

    郭阳有了些印象,看了看望过来的众人,道:“今年嘉禾内供的啤酒就会出来。”

    “好,到时候老板再喝个痛快!”

    “你在想屁吃!”

    “就是,第一年,啤酒产量肯定高不了,能尝尝鲜就不错了。”

    “管够。”郭阳振声说道:“今年种了3000亩啤酒,还不够你们喝吗?”

    “哈哈哈……”

    熊兴问道:“还有海鲜呢,老板。”

    “今年同样能吃上,三文鱼、南美对虾、澳洲龙虾、黄油蟹……养殖的农场也在疆省西部,离泽普不远。”

    啤酒和海鲜,从去年开始就在筹备,今年终于进入了正轨。

    想到两三年做出的承诺就要实现,郭阳还有点小期待。

    不知道当初的那些网友还忘没忘?

    推杯换盏,乌苏的后劲确实挺大,郭阳有点晕乎乎的半躺在篝火旁的椅子上看着清冷的月亮。

    “罗修,我想去阿勒泰钓鱼了。”

    “那我安排。”

    就在这时,铃声划破夜空。

    郭阳疑惑的看了看,这么晚了,还有谁打电话过来?

    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电话是余洪海打来的,刚果(金)又有麻烦了,来自环保部的罚单。

    变相的敲诈勒索。

    郭阳突然想吃鱼了。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