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一章 签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一章 签约 (第2/3页)

但我们缺乏砍伐设备,而且走私出口的现象很严重。”

    你靠这么近是几个意思?

    郭阳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很可能就是主要的木材走私贸易头目。

    其军队财源也应该是木材。

    但赤道省也是地处内陆,走私的话也只能往刚果(布)、中非两个国家,也许加蓬也会参与其中。

    郭阳看向余洪海,用中文沟通道:“你了解赤道省的原木出口不?”

    “主要依靠人工,采伐的量不大。”余洪海说道:“而且他的军队武器落后,当地也缺粮,主要以各种植物果实、根茎为食。”

    郭阳点点头,这样来看,赤道省虽然穷,没有矿产资源,但因为动植物丰富,食物来源多,局势相对稳定。

    双方合作的基础是有的。

    而且这里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也更少,刚好适合嘉禾低调发育,扶持地方势力,再谋取更多的地方。

    接下来,郭阳又和埃迪讨论了一阵,很快就将事情定了下来。

    双方将合作成立公司,开发10万公顷油棕种植园,埃迪一方不出资,但要解决土地资源等问题。

    同时双方合作成立木材贸易公司,嘉禾持股51%,埃迪一方持股49%,合作开发原木及木材加工等。

    赤道省最高领导兼部落酋长的埃迪站起了身,友好的和郭阳、余洪海握了握手。

    “郭,希望你们能尽快入场,姆班达卡需要你们的帮助。”

    郭阳说道:“我们也想早点启动,但土地法律上是国有的,我们要取得合法的手续。”

    “手续的事情交给我。”

    埃迪一口揽了下来,“听说嘉禾是以粮食换地,能不能把粮食直接给我们?”

    嘉禾粮油这次运来了近5万吨的玉米,明显有多,但郭阳依然摇了摇头。

    埃迪立马说道:“我们拿木材换。”

    “可以。”郭阳说道:“你们有存货吗?我们的船还有十几天就到了。”

    “有。”

    “在马塔迪交易。”

    “没问题。”

    “第一次交易,给你算个优惠的价格,玉米400美元/吨。”郭阳想了想,说道:“国际上的粮食都不便宜,算上采购成本和运输,嘉禾并没有赚你们钱。”

    “你真慷慨。”

    “我们可是合作伙伴。”

    看着笑容可掬的黑人酋长,郭阳已经在思考未来该如何控制和影响这支黑人武装力量了。

    出了全副武装的庄园,郭阳立即给高德去了电话,询问木材换粮食有没有赚。

    结果自然是肯定的。

    从国内运到马塔迪的粮食本来利润就很高,即使按每吨400美元,扣除各种成本,每吨的利润也有500~1000元。

    再加上木材的增值,利润只会更高,不过木材品种也很重要,红木、柚木、板栗木、菠萝格这些都是品质不错的木材。

    这边没人懂这些,自然要高德派专业的人过来。

    回了基地。

    旱作中心和嘉禾的人已经布置好了除夕的午餐,各种猪、鸭、鸡、鱼,样样齐全,不过再怎么样,也肯定是比不过国内的。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躲在大树下乘凉的郭阳突然接到了林部的电话。

    “林部,新年好啊!”“新年好。”

    几句话之后,林部就说到了正事,“我在肯尼亚,今天见了他们头目,这边在大力发展卉产业。”

    肯尼亚在哪个位置来着?

    东非,和刚果金隔着卢旺达、乌干达等国,赤道从国家中部横穿而过,和索马里交界,靠着印度洋……

    一系列信息迅速出现在郭阳的脑海中。

    无论是气候、土壤,还是运输、消费市场,都无比的契合卉产业的发展。

    郭阳笑道:“林部这是给我送的过年大礼啊,天禾的卉种子又找到了一个新兴市场。”

    林部说道:“不是新兴市场,肯尼亚已经是非洲卉出口第一大国,只是想起报纸上报道过嘉禾有这方面业务。”

    “除了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也都在推进卉产业的发展。”

    郭阳说道:“东非四国啊!”

    “嗯。”林部继续说道:“《洛美协定》的废除,和从今年开始,肯尼亚也将置身于wto的‘公平竞争’之下,让这些地区涌现出了新的机会。”

    郭阳对东非的卉产业并不是很熟,但也知道一句来自荷兰的传闻——荷兰玫瑰种植者的唯一出路是迁往非洲。

    而这里的非洲,指的就是从埃及到开普敦这一条线上。

    现在想来,肯尼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郭阳说道:“回头我就让天禾开辟这里的市场。”

    “不要掉以轻心,肯尼亚被称为玫瑰育种者的沃土,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卉公司……”林部侃侃而谈。

    这下倒是让郭阳有些愣神。

    严格来说,这种事林部完全可以不管,但他就是打来电话了。

    郭阳等林部说完,郑重的说道:“天禾也会到肯尼亚或者东非开展卉和其它种子的育种工作。”

    “嗯……”

    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忙音,郭阳思考着林部这番举动有没有其它的意思。

    赚全球的钱,回国内消费吗?还没来得及等他多想,瞿阳紧跟着从国内打来了电话。

    一番拜年祝福,同时汇报了下天禾种业的情况。

    由于《种子周刊》带头强调品种多样性,不仅各家企业跟进,其它地方性媒体也陆续跟着宣传。

    而一些地方种子公司的举动还要更加直接,直接在良种补贴上进行倾斜,农民几乎是以原价在购买天玉1号种子。

    导致唱衰天玉1号的人不少,至少表面上已经营造出了这种假象。

    但实际上,天玉1号受到的影响很有限,农民该买还是买,推广范围反而还有扩大趋势。

    天禾的业绩增速依然很迅猛。

    从最先推广开来的天椒1号、赤红1号,到天玉、天麦、天豆、天薯、海水稻、小麦全优生、蔬菜等等系列品种,都已经在市场上享有声誉,销量上升很明显。

    总体来说,很猛,很强!

    郭阳说道:“农业部给我提了下肯尼亚卉育种……”

    电话另一头突然很嘈杂,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郭阳沉吟了一会儿,培育一个新品种可能会耗费成千上万的工时,依靠勤奋、直觉、知识和经验,才能使其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品种。

    截至目前,天禾科学院已经有一些成果,但还没有高价值的商业品种。

    非洲也是一个很好练手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