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之旅 (第2/3页)

就一直在按照嘉禾的计划在布局。

    西北、东北、黄淮海、西南,这是已经立项的几个大豆基地。

    除了西北是完全自建,其余三个地方还是会和农户进行合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传统模式。

    刚好滨海盐碱地种一季苜蓿改良后,再用天豆1号改良一次,效果肯定嘎嘎好。

    高德继续说道:“现在唯一的疑虑是种玉米收益太高了,就怕滨海盐碱地改良出来,农户不种大豆种玉米。”

    郭阳也了解这一情况,却比他乐观多了。

    “不会,今年国产玉米的产量增速就已经大幅超过消费量增速,明年只会增加的更多,后续耕地多了,价格迟早会打下来的。”

    在厂区看完了一圈,郭阳和高德来到了寂静的办公室,一边喝茶,一边谈事。

    “还有一个任务交给你。”

    “什么任务。”

    “一是囤粮,每家工厂的仓库都尽量装满,大豆、玉米、小麦都可以;二是在期货市场上做多。”

    高德讶异的看着他,有点不可思议,一边买粮,一边做多,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不做套期保值?”

    郭阳正色的说道:“不做。”

    高德神色越发震惊,这种情况,万一是下跌趋势,那就是双重亏损啊!

    “万一有大资金做空,那又该怎么办?”

    郭阳早已有了思路,双重亏损对应的就是双重收益。

    “我判断国际粮价未来一两年都是上涨趋势,国际上做多是趋势。”

    “至于国内的大商所,也会跟着大趋势走,控制好保证金比例就行了,论资金,嘉禾也是大资金。”

    “微光公司这次配合你,由嘉禾粮油来操盘,囤粮和做多到明年一季度末再看情况。”

    高德顿时更紧张了,实在是这样做的风险确实不低,嘉禾粮油现有的投资全部落地就需要60亿元。

    粮食加工本就是重资产行业,风险高,大豆加工现在还是亏损的状态。

    两人又沟通了一会儿之后,才勉强把事情定了下来。

    高德问:“那大概会投入多少?”

    郭阳摇了摇头,开口道:“确切的数字我也不知道,但最低不低于30亿元,暂时没有上限。”

    听到是30亿,高德稍微松了口气,这点钱,在国际粮食贸易上泛不起多大浪。

    但30亿元,郭阳也是估计的一个保守数字。

    主要是如今盘子大了,不能再赌性太重。

    粤省的考察之旅结束,郭阳又紧跟着去了海南。

    十月初的阳光依旧炽热而明媚,只是在地里走了一会儿,身体就开始不断的冒汗。

    不过进展却是令人喜悦的。

    新承包的5万亩制种基地经过四五个月的施工已经初步成型,原来的荒坡地、死水滩变成了一方方良田。

    而在最初的制种基地,肥沃的土地上,制种水稻已经成熟,金黄的稻穗摇曳生姿。

    主要是去年九月培育的天稻22和今年4月培育的海水稻。

    按照时令,再有一月,又到了冬季的扩繁季,郭阳上个月培育的近二十个种子,有一半都会在这里扩繁。

    其中大豆种子就有三个:冷凉区大豆种子、西北干旱区大豆种子、沿海区大豆种子。

    它们都有一个高产的共同特性,亩产550~650斤。

    只要大豆价格能恢复到2元以上,收益就比玉米低不了多少了。

    除了大豆,油菜也培育了3个品种: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冬油菜,蒙、陇、青的春油菜。

    覆盖的范围比较广,具体的种植效果也要试了后才知道。

    另外,就是蔬菜、果树和畜禽。

    蔬菜种子也有4个:黄瓜、茄子、白菜、苦瓜,同样在海南扩繁。

    果树则是柑橘,香蕉,火龙果,苹果共4个品种,将在海南和疆省各新建苗圃场。

    一个国内领先的苗圃场投资下来也就几百万,对如今的嘉禾是顺手而为的事。

    畜禽则是肉牛、肉羊、南美对虾、三文鱼、澳洲龙虾。

    牛羊都属于嘉禾的产业链,郭阳准备放到阿魏戈壁那边去,剩下的三个则是为了实现西北海鲜的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