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四章 爆发的自然能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四章 爆发的自然能量 (第2/3页)

职的农大毕业生。

    王强摘下了头上的草帽,露出被阳光晒得黑里透红的脸庞。

    王强抹了抹头上的汗水,感叹道:“啊,真的要累死了。”

    另一人也扭了扭腰,“没办法啊,收入和产量挂钩,现在又是抽雄和授粉的关键时期,可不得盯紧点。”

    “也是,虽然有点累,但看这玉米长得这么好,一切都值了。”

    在他们身后,是连绵的玉米田,田间的玉米株株健壮,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和他们道别。

    …

    东营,滨海盐碱地。

    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大豆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

    举目望去,大豆的翠绿叶片在月色星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彩。

    豆苗昂首挺胸,叶片饱满厚实,绿意盎然。

    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大豆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而在另一边,更广阔的紫苜蓿将根系深深的扎进土壤里,紫色的小点缀在盐碱地上,诠释着生命的顽强。

    …

    九泉。

    回去的路上。

    无论是九泉的落日,还是九泉的星空,总是那么美,那么干净,那么显眼,那么透彻。

    在这样的环境里,偶尔放下包袱,放下电脑和手机。

    等一个好天气,开着车,带着老婆孩子,找一片安静的戈壁滩,去聊聊天,去看看这样的日落。

    对各自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放松。

    晚上,回到别墅后。

    郭阳简单的锻炼和洗漱后,又给自己泡了一杯红麻茶。

    红麻茶不含茶碱和咖啡因,是草本植物,苜禾检测后,发现其含有很高的金丝桃苷成份。

    白天高强度工作和精神紧绷,一日三餐后来一杯。

    既能缓解饮食油腻,降低血液粘稠度,并将体内多余脂肪垃圾排出体外,还可以镇静安神,有助于睡眠。

    如今,红麻茶在嘉禾的内部已经流行了起来。

    一边品茗着茶,一边看了会书,让神经放松下来后,郭阳才趟在了床上。

    一幕幕场景浮现,他不由自主的就打开了种子商店。

    自然能量停留在了3256点。

    睡意瞬间烟消云散。

    莫名的又亢奋了起来。

    怎么会这么多?

    太多了!

    上次育种是4月中旬,如今也才过去了3个月。

    每个月一千点!

    郭阳突然有些不知所措,深呼吸了几口气后才缓了过来。

    思索着,按他总结的规律,改良1000亩荒地,初期可以获得1点自然能量,长期改良后能获得5点左右。

    阿魏戈壁200万亩,

    沙海农牧100万亩,

    五原还有20多万亩,

    滨海的大豆基地。

    海南的制种基地……

    这么一想,好像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淡定,要淡定。

    却怎么也淡定不下来。

    翻来覆去的想要如何利用这些自然能量?

    截至目前,累计已经消耗了1826点自然能量。

    500~1000点的红色等级种子,需要消费满5000点才能解锁购买权限。

    更高等级的橙色种子,则是需要消费满10000点才能解锁购买权限。

    意味着,只要消耗掉这3000多点自然能量,就能解锁红色等级种子权限。

    苜禾1号就是红色等级的种子。

    郭阳思绪澎湃,3256点,即使按全部499点来算,那也是6个新品种。

    事实上,按100点以上的紫色等级种子来算就足够现有的需要了,这就是三十几个品种。

    只是培育哪些,怎么培育,还要再综合考虑和比较。

    良久后,才缓缓睡去。

    ……

    夜幕低垂,香港的农批市场却热闹非凡。

    新一批高原夏菜通过海关清关后,被迅速的运到了各大农批市场和分发中心。

    一入场后,还没等分拣和包装,一群人就围了上来。

    这些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高原夏菜上,菜心、娃娃菜、白菜、甘蓝、萝卜……

    预冷后的高原夏菜,叶片依然翠绿,每一颗都保持着最佳的新鲜度和口感。

    在这个灯火通明的夜晚,香港农批市场因高原夏菜而更加生机勃勃。

    人们的热情被这些新鲜的蔬菜所点燃,构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抢购场景。

    ……

    次日一早。

    郭阳如往常一样早起,随后在别墅自带的健身房里做了一些简单的锻炼,洗漱。

    随后踌躇满志的去了公司,在食堂吃了碗嘉禾面粉做成的面条。

    回到办公室后,又给自己泡了杯红麻茶,一切就绪后才坐在了办公椅上。

    思考了会儿,

    郭阳先给余小川和余洪海去了电话,约了个时间,回总部商讨如何出海。

    随后,郭阳翻找了会儿,找出几年前保存的一个邮箱。

    思绪回到了2002年在欧洲农场度过的几天。

    也不知过了这么多年,弗兰和维克托的农场如今怎么样了。

    稍微想了想,就开始编辑邮件。

    先是道了个歉,

    当初郭阳没有邮箱,留了别人的,这么多年过去,却始终没有主动联系。

    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

    随后又说了此次的述求,需要招聘一个熟悉欧洲农业市场的管理人员。

    最后还邀请对方来华夏游玩。

    一封邮件很快写完。

    下午要出发去京城挖人,上午这点时间郭阳想再研究会儿育种。

    首先想到的就是高产大豆。

    嘉禾粮油工厂一旦开始全力运转,每天1800万元的亏损就是把悬顶之剑。

    按国内的潜在需求估算,得种植六亿亩大豆。

    即使天豆1号高产,但孟山都的农达2号转基因大豆出来后,天豆1号在产量上已经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滨海盐碱地也是肯定不够的。

    西北大豆的潜力很高,但作为和玉米的复播作物,疆省大豆亩产300斤,一亩只有四五百元的收益。

    天豆1号亩产480斤,最多也只有五六百块钱的收益,和普通小麦相当。

    但轮作小麦的田间管理简单、用水更少,同样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天豆1号的优势则是耐盐碱。

    总体来说势均力敌,不过想改变农户的种植习惯却是个漫长的过程。

    嘉禾粮油等不了那么久。

    正当郭阳思考得入神时,穿着短袖的毕强拿着文件,大步的走了进来。

    “老板,天禾科学院有几个新品种准备申请省级审定。”

    郭阳讶异的说道:“这么快?”

    毕强笑道:“只是一些有些许地方性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