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亚种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亚种业 (第2/3页)

而起家。

    在2001年,又相继加入了美利坚种子贸易协会,与国际种子贸易协会(ISF)。

    东亚种业也是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种业集团,是华夏种业界最具影响力的省级种子公司之一。

    朱宏是奉天市朱家镇朱家村人,是土长土长的农二代,微黑的皮肤和身上穿着的朴实的棉袄,让这位东亚种业的首席育种家看上去很接地气。

    朱宏原是辽省种子管理局的,前几年接到了东亚种业创始人徐福春的邀约后,毅然决定下海。

    2000年前后,东亚种业推出了东单90玉米种子,这是一款稀植大穗的玉米品种。

    每亩地能种2500株,一穗能打一斤湿粮。

    东单90推出后,就受到了农民的青睐,在辽省,一度占到了30%的市场份额。

    直到去年,市场出现了拐点。

    而今年,东单90更是仿佛被打入了冷宫。

    东亚种业首席育种家朱宏和创始人徐福春,联袂来到了辽省种子管理局,进了一间办公室。

    “李局,叨扰了。”

    局长李娟客气的将两人接了进来,如果郭阳在这儿,便能认出这是种业峰会上的那位有压迫感的中年妇女。

    辽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同时也是华夏玉米种子协会的副会长。

    东亚种业和辽省种子管理局以前是同一家单位,也就是1978-1995年所谓的“两套机构,一套人马”的种子管理体系。

    所以,三人是很熟的。

    只是朱宏从离开种子管理局后,就没回来过,一直忙着玉米育种。

    “朱总和徐总难得一起来,这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徐福春说道:“这次是找李局长求助来了,今年种业市场竞争令人窒息,很多本地种企玉米种子都面临滞销。

    如果再不出手,省内玉米种子市场将全会被外来种企占据。”

    李娟露出了狐疑的眼神,东亚种业什么时候这么关心小种企的安危了?

    是自身难保了吧!

    “因为天玉1号吗?”

    徐福春也没不好意思的,

    “是,还有先玉335和郑单958也在恶意的进行降价竞争,希望省里能拉一把本地种企。”

    “也算是为本地百姓谋福了。”

    为本地百姓谋福,李娟心里轻笑了声,具体是怎么回事她心里门清儿。

    无非就是被人打痛了,然后就想着找家长了。

    儿子被欺负了,当妈的自然要下场,也不用亲自下场,有马仔和裁判就够了。

    而且种业峰会上结下的账还没算呢。

    上一届玉米种业峰会在奉天举行,当时就是她李娟主持的,是她的主场。

    可天禾种业的老板郭阳,却在峰会上频频提及打击套牌种子,直指品种审定制度。

    一个国审品种花费四五百万,一个省审花费两三百万,这些钱都进了哪些人的腰包?

    还痴心妄想的想推动种子法修改?

    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呢?

    李娟笑看着两人,“东亚种业有什么想法吗?”

    “有救急和长期两个法子。”

    “说说看。”

    “救急就是以扰乱市场的名义,对天玉1号、先玉335、郑单958进行限价销售,不准他们恶意倾销。”

    李娟皱了皱眉,这是哪门子的法子,“天玉和先玉本来价格就不低,还要往高了限?”

    “对。”

    “那长期的呢?”

    徐福春看了看进门后就沉默不语的朱庆,“老朱,你说说。”

    朱庆说:“近年极端天气多,稀植大穗品种的缺点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

    “恰逢前年天玉1号进入辽省市场推广,它承载的的‘单粒精播,耐密高产’的理念。更注重亩均种植量,打破了稀植大穗一统天下的种植格局。”

    “若我们只有东单90一款产品,那将非常尴尬。”

    说到这,朱庆停顿了下来,浮现出难堪的神色,徐福春自然知道老伙计的心思。

    育种家嘛,都有科研心结。

    徐福春拍了拍朱庆肩膀,笑道:“好在朱庆未雨绸缪,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