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七章 沧海桑田的神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七章 沧海桑田的神话 (第2/3页)

捆树苗,散开在手中的时一根根纤细的甚至是干枯的枝条。

    “这是什么树啊?这样的枯枝也能成活吗?”

    “梭梭树。”

    “两年,两年后我们就可以在这里看到一片绿洲。”有人高呼道。

    “两年?这么快?她们真能成活?”

    大领导看着忙活的身影,男同志负责铲土、挖坑,女同志负责植苗、紧土,沙障机也在不知疲倦的压着草方格……

    而他手中拿着的枯枝就像一个病殃殃的孩子。

    人群笑道:“能!”

    “梭梭,可是我们沙漠中的守护神。”

    领导拿着已枯黄的树枝,也学着工人的模样,拿起工具,在沙地里挖了个坑,将手中的枯枝栽了下去。

    周围的镜头闪烁,将这一幕幕都记了下来。

    郭阳站在人群外围,根本就没有靠近的机会,领导似乎更愿意和劳苦大众接触。

    他有点后悔此前说了一堆套话。

    但就在他愣神的瞬间,两个精壮的男子向他走了过来。

    “你好,郭总是吧?等会儿领导想和你聊聊,我们例行检查一下。”

    郭阳愕然的点了点头。

    他以为会是在车上聊,但没想到领导又回到了青土湖沙区的边缘位置。

    见到大领导时,其正在查看沙棘、梭梭、红柳等沙生植物。

    “听说沙海想把青土湖恢复成湿地,甚至是湖面?”

    “是!”郭阳说道。

    “有志气!”领导微笑着看着他,“那沙海为什么不把前面那片盐碱荒漠一起拿了?”

    “那是耕地。”

    “可它已经是荒漠了,哦,有苜禾1号,是准备种牧草?”

    郭阳楞了楞,“牧草也种不了,水资源不够,石羊河中上游来水太少了,黄河调水只能作为补充。”

    “节水是关键,现在老百姓没有用水的概念,习惯了大水漫灌,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减了水,减了地,再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自然就有水到下游了。”

    大领导目光眺望着远方,梭梭林与荒漠泾渭分明的挨着。

    “你说的这些专家的规划里都有,怎么,嘉禾不是热衷于生态修复吗?九泉的盐碱地做的那么成功,这就怕了?”

    郭阳说:“嘉禾始终是谋求利益的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到如今,是因为始终能找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

    “其实治理方法一直在那里,水资源的管理,生态移民,节水措施的落实,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一直没有人愿意去做。”

    大领导笑道:“也不是没有,沙海农牧不是吗?企业斥巨资改造沙漠,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吧。”

    面对领导的调侃,郭阳心思紧了紧,“谁能保证未来嘉禾的腾飞和超常规发展不是在这种艰难的、饱含风险的抉择中产生的呢?”

    两人聊着,郭阳也摸不准大领导的思路,其问题很跳脱。

    一会儿问沙海,一会儿又聊起了苜禾1号,甚至天禾种业领导都知道些情况。

    “我要走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没?”

    郭阳不自觉的撇了撇嘴,我需要钱,需要补贴你会给吗?

    想了想,张竞精简过后的视频资料出现在他脑海里。

    “还真有。”

    “说!”

    “沙海剪辑了点治沙的资料,想让领导给把把关。”

    “这算哪门子的请求。”

    “还有就是苜禾1号的事……”

    领导笑着打断了他,“做个约定怎么样?”

    “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规划审批还要点时间,但先期扶持政策和苜禾1号的推广,今年底就可以有结果。”

    郭阳问:“约定什么?”

    “五年后,青土湖能不能看到水?”

    郭阳没有迟疑,“不用五年,只要有政策,两年就就够了。”

    …

    次日晚上,领导访问民勤的新闻就上了华夏电视台。

    前期的画面都很平淡,不过当沙海治沙的场景出现时,无数人心神为之一振。

    一望无际的梭梭林,像一道绿色的屏障,阻断了沙漠的侵蚀。

    那渺小的植物竟是那样的伟岸!

    拯救民勤网。网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注册的会员人数短短几天就又增加了两三百人。

    “华夏电视台报道了。”

    “没想到领导一直挂念着民勤。”

    “家乡条件还是差啊,有些地方扬尘还是一如既往的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