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拜把子 (第2/3页)
的自给自足,不再依靠关系来赚钱。他由张德强的经历联想到自己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穷人想要发达,绝对离不开贵人的扶持,自己和张德强一样都是因为无意中救了别人,而获得了回报,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是有因果的,所以说做人要多行善事,必得好报。
张德强的故事也刺激了另外几个人的心,他们都慨叹自己没有这样的好命,而不是关心自己是否做了多少善事。故事听完了,该办正事了,张德强让秘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进口高级口罩,给在座的每个人都发了一个,然后引着大家出了办公室,来到酒糟池建设工地。只见十个宽五米长二十米深两米的长方形池子已经挖掘完毕,现在正在做最后的硬化处理,王俊才看这个进度,再过一周左右就可以往这里转运酒糟了,他跟孙延钢交换了意见,认为开始转运后差不多一周,就能把酒精厂的酒糟池清理干净,那边就可以让找好的建筑商进场,开始酒糟池的棚盖建设了。
整个寻找建筑商的过程,王俊才一点都没参与,作为一个领导,也要多替下属考虑,特别是这种建筑业务,里面的油水比较足。孙延钢作为一个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休的老家伙,对仕途已经没了激情,只是想趁机会捞点实在的好处了。王俊才一是对这种小钱看不到眼里,他牢记刘立生当初对他说的话,不能在经济上犯任何错误,二是他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于这种不大的利益,还是让下属多少得一些为上。但有一点必须要强调,不管怎么搞,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要不然出了问题,会把自己也牵连进去,那就不行了。
奋发公司是私营企业,不存在吃回扣的问题,他们的管理要的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做完工程,早一天赚钱,早一天见到效益,是公司的根本目的。王俊才等人参观完了酒糟池,张德强请众人到市里吃饭,公司所在地也有食堂,不过那个地方总是让人提不起来食欲。吃饭的过程中,张德强虚心地请教了很多酒糟销售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王俊才接触时间比较短,他不敢胡乱讲话,就把话语权交给了孙延刚,孙延钢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他知道的都告诉了张总。张总很高兴,和孙延钢谈的兴致盎然,他俩年纪相仿,更有很多共同语言,倒是把王俊才这个最高领导冷落在了一遍。
王俊才对此并不在意,术业有专攻,自己不擅长的,就应该主动放手,不能不懂装懂,占着茅坑不拉屎。吃完饭后,张德强照例为众人送上了红包,并拜托各位对他公司多多照顾。王俊才明白这种灰色收入,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种形式,自己不拿,就把下属都得罪了,以后谁还给他卖命,所以就笑纳了。
下午,回到酒糟公司,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