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六十四章 兼并 (第1/3页)
从此以后,工人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基本上到了绝迹的程度,由此可见,管理的要义关键在于执行。国企并不缺乏管理制度,相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的跟,当然也不缺人,相反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缺的是真正对企业有用的能人,其根本在于企业的利益没有与个人的利益充分挂钩起来,尤其没有与管理者的利益挂钩。很多企业管理者能力不够,责任心不强,甚至个别领导贪污腐败,损公肥私,当然不能管理好企业。一个业绩优良的企业,一定有一个能力卓越的管理者,同时也有一个适合的利益分配方案。想要搞好一个企业真的很难,面临市场的竞争,就像行军打仗一样,既要有严明的军纪,又得有过硬的适应市场的产品,还得有通畅的销售渠道和有效的促销手段,最后还得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措施。所有这一切都要依靠人来执行,用对人,管好人,是做好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国企之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与僵化的用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个著名的管理学理论,木桶理论,意思是一个由多块长短不一的木板,组成一个木桶,那么木桶的盛水容量的大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具体到企业管理当中,企业在竞争中能否胜出,不是取决于它能力最强的部门,而是取决于能力最差的部门。即使企业的管理者发现了存在短板的部门,他也无法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国企的用人制度存在问题,如果缺乏某方面的人才,最快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别的单位调入。自己培养是肯定来不及的,也不现实,那问题就来了去哪里调人呢,即便别的单位有这样的人才,人家凭什么到你这里来啊,你是能给人家提供更高的职位,还是更好的待遇,这些都很难做到。私企为什么有优势呢,因为它的人才是自由流动的,需要什么人,就可以去市场上去招,不行就去国企挖,国企的人才舍不得铁饭碗,他就用钱砸,你在国企一个月挣一千,我给你开两千你来不来,不来,好吧,我给你开三千你愿不愿意,估计很难有人抵御得住金钱的诱惑。
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面对越来越不景气的国有企业,提出了国企改革许多措施,其中就有劳动人事的改革,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的制度,虽然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被某些心术不正的人念歪了经,但不可否认这一措施对改革国企的弊端,加强国企的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解放了国企的用人手段,人才完全自由流动起来,国企也可以向私企那样,需要什么人才,就可以招聘什么人才,同时因为改革了工资制度,企业有了更大的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