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顺应民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五章 顺应民意 (第2/3页)

一样的体制,要让有能力的人享受高收入,至于工人的情绪,工厂自己想办法安抚。

    刘立生得到反馈消息后,再次召开厂务会,听取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大家都表示,既然上级坚持按照原方案调整工资,我们也只能执行了,不过应该把根源在于上级表达出来,免的让工人误解。

    就这样厂子在得到上级反馈后的第二天,再次公布了新的工资调整方案,调整的办法不变,但是加上了工厂的努力过程,告诉工人方案不变的原因和工厂无关。

    新方案公布后,工厂直接炸锅,工人觉得被厂里骗了,有很多人大骂刘立生,说他敷衍了事,不管低收入工人的利益,也有知情者给刘立生辩解,说问题不在刘厂长,刘厂长提了新的工资调整方案,是准备多给低工资人群涨的,可上级没有同意,给驳了回来。

    慢慢的工人的怨气转移到了上级头上,就有人开始串联,这天早晨八点,刘立生一上班就接到上级领导打来的电话,领导劈头盖脸就把刘立生骂了一顿,原来有大约二百人左右,趁下夜班的时机,没有回家而是一起聚集到了上级办公楼门口,他们一起找上级,希望上级能改变现在的决定。

    领导给刘立生下命令,让他赶紧过去把工人劝走,否则后果自负。刘立生心里也很委屈,心说要不是你们坚持不改,工人怎么会跑到你那里去抗议,让我去,我有什么办法,可想归想,人还得想办法劝走,毕竟围着上级大门是很严重的事件。

    于是刘立生带上一众厂领导和各部门中层,坐车赶到上级大门口。下车后,刘立生让每个厂领导分别与一个部门中层一起,把各自部门的职工分割开劝说,他和酒精分厂的厂长一起,酒精分厂的职工占总厂的一半,这次来上访的人中一多半都是酒精分厂的工人,之所以酒精分厂的工人意见最大,是因为酒精分厂的岗位大多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操作工,大部分工人的职责就是拧拧阀门,看看温度,技术含量低,相应的工资就低,很多工人都是些没有文化的大老粗,而且年龄也大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他们认为自己干了快一辈子子了,不应该拿这么点工资,没翻番时工资差距没那么明显,他们还能接受,一翻番差距拉的太大了,一下子就接受不了了,这也算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改革所带来的思想碰撞吧。

    刘立生和这些老工人进厂时间差不多,他也在这个部门奋斗过,曾经在酒精分厂原来叫车间,干过多年的车间主任,他对这些兄弟姐妹是很有感情的,他知道这时千万不能再搓火了,必须用感情打动他们,他深情地说:“各位兄弟姐妹,咱们差不多是同一个时间进厂的,我记得我刚毕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