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十三、树下之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九十三、树下之宫 (第3/3页)

的位置高低不一,两个灯盘也错落有置,只是灯中没有了灯油空空的坐落在那里。

    左边的地方也被人放置了一扇屏风,这扇屏风就比较怪异了,空空的沙漠一望无际,尽头夕阳西下,一个巨大的人影浮现在远方。我看了看这扇屏风的两边放着的是一个跽坐人漆绘铜灯这灯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部分分铸铆接而成。跽坐人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以带钩扣合,两臂平伸,手握丫形灯架,架上托环形灯盘,盘内设烛座三个,整体髹漆尽脱。

    很气派的布置,我收回目光,再往那石像上看去,只见那尊石像坐在一张石椅上,一手指地,一手握着一个东西。地上则是有几个小孩子的石雕,那些小孩围着这个雕像,背后是蟒蛇,耳上吊着巨大的圆形吊坠,更夸张的是她的胸前有两个巨大的咪咪。

    太鼓了吧!”我吓了一跳。

    胡茵蔓白了我一眼:“有病啊,能被这个吓到。”

    “也是,不能对佛祖不敬。”我说。

    “你还信佛?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佛吗?”胡茵蔓说。

    “能建成雕像的不就是佛吗?”

    “这不是扯淡的逻辑吗?”胡茵蔓的叛逆性少女思维渐渐的回归了自身,她大吼着:“大兄弟,我家那边学校里校长都能给自己竖雕像。”

    我有点无奈了,“不对,还真是佛像!”手电晃动了一下,高空中我看到上面的横梁上还悬挂着织绣经幢。经幢这东西我知道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古夜郎的文化,一直是个谜,如果我们真的验证了这个地方是属于夜郎古城的领土,那就真的奇怪咯,这夜郎人居然会研究起佛教来。”

    我长篇大论的说了一堆,发现胡茵蔓那家伙根本没听,只是盯着那尊雕像看。

    “魔怔了?”我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不对,这不是佛像啊,这应该是鬼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