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 人过的日子(保底1更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0章 人过的日子(保底1更求月票!) (第3/3页)

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学识渊博,在同级学生中算是出类拔萃的。

    “那他们是怎么找上你的?”

    “太平洋公司找上了我们学校,本来定的是一个当过导游的中文系女同学,结果今天她突然不舒服来不了,然后就临时把我叫来顶上了,”陈坪原挠了挠头,“我当时正睡觉呢,确实有些突然。”

    没想到是这样的,魏明冒昧地问了句:“那给钱不?”

    “我给你吗?”陈坪原犹豫了一下,手开始摸包。

    魏明:“我是说他们给你。”

    “没有钱,能和魏作家同游,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怎么还能收钱呢。”陈坪原感觉跟魏明混几天,没准毕业论文都有了,真的是让他掏钱他都愿意。

    随后魏明两人出了宾馆,坐上了开往黄埔军校的出租车。

    路上两人畅谈文学谈的还是很开心的,魏明甚至建议:“你有没考虑考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啊?”

    “啊,我?”陈坪原为难道,“我没想过,我之前是想在本校读研的。”

    魏明点点头,研究生不来,博士你也得来,不来没媳妇儿。

    这位陈老哥未来也是学术大拿,北大教授,跟魏明一起吃过饭的77中文系夏小红是两口子。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HP区的长洲岛上,当年的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同时搞了两个大工程,一个是黄埔军校,一个是国立广东大学,后来在中山先生去世后改名为“中山大学”。

    所以如果说中山大学是陈坪原的母校的话,那黄埔军校就是他的姨校,他来过这里不止一次了。

    “其实黄埔军校在广州的时间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四一二之后就搬到了武汉,不到半年时间因为宁汉合流又转到了南京,最后则因为抗日战争搬到了成都。”

    成都太远,魏明就不再跑一趟了,他打算把广州、武汉、南京三个校址都转一转。

    黄埔军校半年一期,魏明记得大爷爷是黄埔六期,27年入学,也就是说他当年先是在广州,然后又去了武汉,应该没有直接参与27年的四一二。

    而那时候的爷爷魏森豪还是个小娃娃,他比大爷爷小了十几岁,那时候曾祖已经过世,说一句长兄为父不为过,只是一直打仗,不能带在身边。

    因为爷爷一直留在河北老家,七七事变的时候13岁的他恰好在燕京,目睹了日军踏碎山河的无耻后毅然加入了我军。

    后来爷爷又跟着姑奶奶去了魔都,从事地下工作,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兄弟之间的对抗和矛盾才算正式展开。

    但魏明肯定不能这么写,入题太慢,而且爷爷在我军的级别跟大爷爷在国军的级别差的也有点大。

    所以在创作的时候,魏明需要把两兄弟的年龄差抹掉一些,让他们可以同时经历20年代那段波澜壮阔又波诡云谲的岁月。

    随着陈坪原对黄埔军校的介绍,魏明一边拍照,一边思考这部的开篇该怎么写……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