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被BBC找上的美影厂(保底1更) (第3/3页)
担任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的王选先生。
这可是科技大牛,魏明脱口而出喊了“王教授”。
结果整的身边人都很尴尬,这位在去年刚刚主持研制成功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大牛现在还不是教授,甚至都还不是副教授。
这可能跟他才42岁的年纪,以及过去那段时间被荒废了有关,而且这时期的教授副教授评选确实超严格,不像后世那么水。
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76年刚刚复用就负责了“748工程”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之后在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位置上一干就是将近20年,算是一手撑起了北大计算机这个学科。
而且他的发明也成了未来北大方正集团成立的基础,为北大创造了很多利润,尽管最终结局并不理想。
不过现在的王选老师很愁。
按他的说法,汉字精密系统仅仅是完成了主体工程,然而半年时间过去了,他们还是无法把这项技术真正应用在出版领域。
“我需要外汇,我需要从国外购买相关的部件和资料,我也不要什么200万美元,哪怕给我二十万,或者十万也好啊!”
这次采访的核心要素就是王选哭穷,要钱。
没有钱,他后续的研究改良举步维艰。
和盖房子相比,王选的课题可能更紧要,但是和很多物理化学科目相比,他的重要性又要往后稍一稍了。
但是对于魏明一个写的人,王选先生的研究那就太重要了!
就不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对于整个汉字出版业提高了多少的效率,使出版物更加美观,直接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
就说他研究中的一项小发明都是划时代的,那就是字库算法。
可以说因为这算法才有了汉字库,也才有了后面的输入法等等一切,可以说开启了汉字电子化的大门,“当代毕昇”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无论是魏明他们这种写写剧本的,还是未来写网文的人,都要感谢这个低调的科研人。
唉,我是没外汇,要不然我肯定先资助他了。
下班前,魏明又跑了一趟中文系教师办公室,找到了屈育德教授,说了《天书奇谭》出书的事。
“还有就是得麻烦您给我写个序,人家给稿费的。”
屈教授咧着嘴发出不太好听的笑声:“我还差那点稿费啊,你什么时候要。”
“不急,《儿童文学》刚刚连载完,怎么也得缓一缓,下个月能给我就行。”
“还不急,这都快腊八了,下个月还剩几天啊,”屈教授道,“行吧,我今晚下班回去就给你写,就从古典文学的现代化改编这个角度如何。”
“好啊,我也觉得古典文学里有很多宝藏值得被发掘重视,只不过得用一个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壳来包装!”
~
不仅屈教授和魏明有这个共识,就连外国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天,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意外接到了一份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来函。
他们发过来一个中国神话故事剧本,称希望由他们投资与美影厂合拍一部动画长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