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当代》:你加印,我也加!(500月票加更) (第2/3页)
振云又说起一个好消息,“《双驴记》的热度太高,估计关于它的讨论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了,而且你听说了吗,这期《收获》加印了!”
“啊?”魏明确实有些意外,首印就已经高达40万了,竟然还加印。
“而且又加印了15万!”刘振云把自己从老师们那里听到的消息讲了一下。
好家伙,55万发行量,首印量和加印量全都力压《花城》,《收获》的黄金时代快要来了,这下子《花城》应该意识到跟老大哥的差距了。
《收获》加印的消息已经在业内传开了,《当代》收到消息的时候更早。
现在他们正发愁呢,这《当代》第三期该印多少呢?
这本杂志第二期发行量也才11万,原本第三期是计划13万的,但因为拿到了《牧马人》,于是初步定为15万。
但是《双驴记》现在太火爆了,刘振云那篇《燕京文艺》上的文章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尤其他在文章最后发问:写过了驴、牛、鸭后,据说魏明的新作还是和他熟悉的动物有关,不知道是否能有前面几部作品这样的新意和轰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个发问无形中提高了读者们对这篇新作的好奇心和期待感,有可能创造一个很好的发行量。
为了确定首印册数,《当代》的几位主要负责人韦君怡、严文景、孟委哉、秦照阳,还有这篇的责编白舒荣还开了一个小会。
面对几个老前辈,白舒荣从容自信道:“我认为魏明的创作能力是一直在进步的,虽然中间只隔了几个月,但我认为《牧马人》的质量比牛驴那两篇还要更高一些。”
秦照阳认同她这个观点:“而且《牧马人》的主题其实更大,可能引发的全社会层面的讨论也会更大。”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韦君怡老太太问:“老秦,那你觉得首印多少合适。”
秦照阳道:“考虑到我们的底子确实要弱一些,要不还是15万,不够再调整?”
韦君怡又问了一下严文景,他沉吟道:“我觉得起码20万,迈一个大台阶。”
首印20万,那基本就可以平视《燕京文艺》了。
最后几位大佬里最年轻的孟伟哉发表看法:“我觉得大家还是保守了,我觉得应该首印30万!”
众人一阵愕然,包括最看好魏明的白舒荣:大佬,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啊!
又经过了一番商议后,最终就定在20万了,并做好发行跟踪,随时做好加印准备。
“另外,”韦君怡对秦照阳道,“老秦,麻烦你以《人民文学》的名义向魏明约稿,就凭这篇《牧马人》,他的立场,他的能力都非常可靠,这样的年轻人一定要呵护啊。”
白舒荣听后只能心里叹息,她还想继续跟魏明合作呢,现在被《人民文学》盯上了,那自己还能说啥呢,祝你们俩以后好好的吧。
在众多文学期刊中,《人民文学》的地位是独一档的,比《收获》和《燕京文艺》都要高。
不仅仅是因为第一任主编茅盾的地位高于巴金和老舍,还因为它的政治属性。
年初刘新武在《十月》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