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司马锐的谋算 (第2/3页)
征大军。
司马锐再换十万经历过战火的老兵回来。
一来一去,正好一个月。
十万老兵和京西大营的十万新兵混编。
一支可战之师就成了。
按理说,皇叔司马锐如果心系北方的安危。
他就会同意换兵,并且大力支持。
辽人,可比软绵绵的陈国军队难对付多了。
偏偏,这家伙竟然大胆否决了。
司马飞燕难以置信地问道。
“半月前的消息。”
“不是说,皇叔已经拿下陈国三分之二的领土?”
“他亲率十万大军,围住陈都建康了?”
“其余部队席卷整个南陈,建康再被一举拿下。”
“这不需要多长时间吧?”
“干嘛不愿意换兵?”
明月苦笑道。
“属下探得最新消息。”
“皇叔一直围而不打,大有逼降的意思。”
“他的回复是,新编部队上去,会打乱他的部署。”
“老部队一时间也抽掉不下来。”
“随意更换,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司马飞燕年纪不大,也是知兵的。
她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皇叔的解释,很有道理。”
“父皇是个啥意思?”
明月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道。
“听说陛下和兵部尚书魏老大人很生气。”
“陛下说,再去十万大军进逼建康,没准儿就把陈国皇帝吓得投降了。”
“他们可不知道,咱们是去换兵的。”
“魏大人弹劾皇叔手握三十万精锐,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杨辰心里暗笑。
人家是一字并肩王,堂堂枢密使,监管兵部。
全国的军队,司马锐都有调动的权利,还是皇帝赋予的特权。
一字并肩呢。
老魏其实很憋屈的。
大晋的兵部。
很多职能都跟枢密院重合。
魏长青几乎成了跑腿打杂的了。
战时,他必须坐镇后方。
协调兵力和后勤,根本没机会上前线。
狗皇帝把朝廷部门搞得很复杂,有些都显得莫名其妙。
比如他最信任的太监童胜。
既是九卿之一的卫尉,还是枢密院副使。
司马锐没出征之前,几乎都在王府闭门读书。
枢密院的一切事物,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