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变通之法 (第2/3页)
西域和某些潜藏身份的辽国走私商。
出手都很大方。
哪怕东宫加大了供货量。
奇珍阁每天,依然是供不用求。
哪天的成交额,不是接近百万两银子?
户部尚书韩中富,开心得都要给东宫烧香了。
他恨不得这展销会,长年累月的兴旺下去呢。
韩中富甚至预言。
今年花光了千多万的巨额款项。
各行各业都得收益。
保守估计。
永宁十一年,国库岁入税赋,可能破纪录地达到八百万两。
如今,可是两面开战。
整个河北路,都被辽人蹂躏得民不聊生。
可大晋反而显得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了?
难道?
战争,真能发财?
大理国地域狭小,真要是被捆绑在大晋的战车上。
作为中间商,一年能赚到一两百万两银子。
那就超过它的全国赋税收入了。
大理皇帝敢得罪大晋这样的金主么?
确实,你可以乘虚而入,攻占边境几个州府县。
可抢夺一次,还没有做生意一年赚的多。
何必往死里得罪大晋?
大理皇帝又不是傻子?
如果大晋每年给他五十万斤十炼精铁。
大理可以武装几万精兵。
往南打啊!
至少把缅甸北部的产铁区抢下来吧?
那地方不仅产高品位铁矿。
还是翡翠玉石的主要来源地呢。
可比大晋的西南山区,前景好多了。
其实大晋西南山区,铁矿、煤矿和其他金属储量也很丰富。
只是埋藏太深。
这个时代的技术,很难发现和开采罢了。
至于煤炭,封丘京城的外围,就有发现。
杨辰为什么不用?
他又不是不会炼焦?
这个时代所谓的,石炭有毒的说法,他根本就嗤之以鼻。
不会利用罢了。
这时代的森林覆盖率高,不怕砍伐。
木炭燃烧时间更长,冶炼钢铁,效果比焦炭要好。
杂质更少,品质更高。
不用才怪呢。
看来,皇帝被司马飞燕说的有些动心了。
“你先回去。”
“父皇会跟朝臣商议。”
“尽快给你答复!”
不过很遗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