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3/3页)
数的现金酬劳。”罗‘门’微笑。“不走你公司的帐面,足够你神鬼不知地安置许静或者别的什么人。想想你上一次的酬劳吧,老丘,那是打发要饭的。”
丘‘玉’堂的脸涨得通红,在椅子上扭动了一下***。
“现在这一行也不好做,司马先生,这一点你应该比什么人都清楚。”
罗‘门’当然清楚,就算他不是一个情报贩子都知道商业情报和商业间谍的危害。
商业情报的价值在现在这个时代有增无减。欧美很多大企业为了窃取对手的核心情报可以用尽各种手段,例如翻垃圾桶、派出俊男美‘女’***对方高层获取资料等,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使用窃听等各种这种非法手段。当年惠普公司董事会讨论撤换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里娜时,曾经有人将消息泄‘露’给了媒体,为此惠普公司雇用‘私’家侦探调查这一事件,他们利用社会保险号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骗得公司董事和相关记者的电话记录。这一行为经披‘露’后被认为触犯了隐‘私’权,美国国会、联邦和州政fǔ的相关机构先后介入调查,导致两任董事会主席下马。
90%的美国企业聘请专人进行相关的间谍工作。负责执行任务的多是在大学里选修过有关竞争‘性’情报(简称CI)的课程毕业生,专‘门’以刺探竞争对手内部资讯及保护公司利益为己任。甚至有些公司还会故意开除一些雇员,让他们投奔到对手公司时看上去有极充分的理由,在取得信任后再反戈一击。
很多欧美大公司都曾采取“不光彩”的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机密材料。比较著名的事件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通用汽车公司偷取机密计划文件,被诉后不得不向对方支付1亿美元的庭外和解费;宝洁公司曾雇用间谍潜入联合利华公司,从后者的“垃圾堆”中获得大量机密;‘波’音公司为争取美国空军的一份卫星生产合约,偷取了竞争对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计划书,结果‘波’音在失去合约的同时,也被罚在一段时间内不得竞投空军装备合约。
大公司更有实力,也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而且司法部‘门’对商业间谍案重视不够,再加上事情败‘露’后很多公司都选择和解方式了结官司,许多大公司就变得大胆起来,开始专‘门’培养商业间谍。正如丘‘玉’堂所说,这一行的竞争也很厉害,而且也越来越呈现垄断化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同样。
“我只对一项技术感兴趣。”罗‘门’不打算同他就这个问题讨论下去,而是把一张名片扔在桌子上。“如果你有消息就通知我,我们再按你的情报讨论价钱。”
丘‘玉’堂拿起名片,看得出他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你,司马先生,现如今世道险恶啊。”
听到他的话,罗‘门’差点想过去扇他一个耳光。凭他对那些倒闭企业所做的事情就该受到惩罚,现在他居然担心自己被别人骗,这可真是个讽刺。
“风险和利益总是成正比的,老丘。”罗‘门’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你,所以我们还是‘摸’索着来。我现在要去‘辉煌’,你也来吗?”
丘‘玉’堂还在摆‘弄’着罗‘门’的名片。“我今天还有别的事情,你自己去吧,替我照顾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