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屈辱的张一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三章 屈辱的张一谋 (第2/3页)

贾老板笑道:“我就赌一赌,输了无所谓,赢了会赢很大。”

    “连个提名都不给吗?”

    比弗利山的威西尔大街。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所在地。

    来了一个身着风衣气质特殊的男人,四十来岁。

    奥斯卡主办方的高层,包括现任学院主席汤姆·谢拉克,行政总监道恩·哈德森。

    汤姆·谢拉克的任期在今年八月就会结束,而道恩·哈德森则是去年5月接替退休的布鲁斯·戴维斯,担任执行总监,实际行使首席执行官职责。

    说话的风衣男人望向道恩哈德森,他则看向汤姆谢拉克。

    名义上,作为奥斯卡的主办方,学院全权负责提名的组织、投票及发布,其下设的提名委员会(Awards Committee)监督提名流程的公正性。

    全程要公平公正,而且学院主席四年没有薪水。

    在一个资本社会表面上不赚钱,一定是背地里有更多的钱等着,或者说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汤姆谢拉克道:“程序上得票很低,今年竞争激烈,提交最佳外语片参选的影片达63部,除了伊朗的《一次别离》,还有加拿大《拉扎老师》、比利时《顽固分子》等高口碑作品。”

    “而且《花魁》(金陵十三钗外国译名战争之花)国际发行与公关做的不足,在北美的宣传力度有限,且上映规模较小,只有三十多家影院。”

    风衣男没有什么表情:“我就按照你说的这个回话?”

    “是的。”汤姆·谢拉克不惧对方:“我们要保证奖项的公正,另外我比你更了解来自于文明世界之外的人追逐奥斯卡的心理,越是不给他们,他们越会听话。”

    等到冷冰冰的人离去,房间里的人才松了一口气。

    行政总监道恩·哈德森紧张问:“这样没问题吗?”

    自从里根开始,好莱坞和某些力量关系越发密切。

    到了现在,关系更是盘根错节,无论是上一位大统领,还是现任都在好莱坞有自己的代言人。

    汤姆谢拉克笑了笑:“放心吧,我们坚决要捍卫自己的独立性。”

    说着他眨了眨眼:“你们不觉得很有意思吗,对面应该在过年吧,不给提名,岂不是更有意思,让他们自渎去吧。”

    房间里的人笑了笑,引诱拍自渎的题材是一重鄙视,挖苦他们解构严肃历史又是一重鄙视,然后连个回应都不给,是第三重鄙视。

    当然,房间里的人也明白,这不过是借口。

    如果从驯化来说,应该给提名,甚至给一个奖,想要操作是可以操作的,但那是国家的利益,不是个人和族群的利益。

    汤姆谢拉克是公开的犹太人,一生积极参与犹太社区事务,支持犹太男孩女孩俱乐部以及以色列的慈善项目。

    《金陵十三钗》的题材决定了,最好连个浪花都不要有。

    同时压下《金陵十三钗》,他也能获得索尼的友谊,一举两得。

    美国时间1月24日晚上九点半,中国时间下午一点半。

    夜晚的寒风卷过杜比剧院门前的棕榈树,沙沙声像刀刃划过紧绷的神经。

    而《金陵十三钗》剧组的人,在酒店落地窗前,盯着电视机直播,等待着提名宣布。

    张一谋的目光望向玻璃上凝成的一片雾气,依稀可见模糊“Hollywood”标志的金色轮廓。

    经过在花旗国活动,特别是作为奥斯卡前哨站的金球奖名落孙山,张一谋心里对于奥斯卡获奖的期望已经降了很多。

    但是若说一点想法没有,也不可能,哪怕被沈三通喷的很狼狈,但是那是奥斯卡。

    沈三通这样年龄的人,不会明白奥斯卡对于他意味着什么。

    蒋志强低声说:“提名肯定稳了。”

    他得到了史密斯专员的保证,很多合作不错的关系也给了暗示。

    《金陵十三钗》不比《色戒》差,从南京城的废墟到秦淮河的脂粉,从教堂的彩窗到少女的歌声。

    张伟评也笑着道:“提名已是胜利,咱们内地已连续十年未获提名,老谋子的名字,曾三次叩响过奥斯卡的门,这次是第四次。”

    他喷了沈三通后,狠狠撞到了铁板。

    和老谋子双方问题摆在明面上是他的死穴,脾气收敛了很多。

    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