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掀起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五十九章 掀起风暴! (第1/3页)

    很多事,不能细想。

    不用过于复杂,也不用阴谋论,只是就事论事的分析。

    就能发现很多忽略的细节。

    沈三通的话,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柳颜想了想确实如此:“沈导,你的意思我们文艺片有所空白?”

    沈三通说:“同样是文艺片,好莱坞的优秀文艺电影,哪怕是反思,也是为了团结去反思。”

    “不是说好莱坞没有垃圾电影,当然也有,有足够基数才能产出精品,而是说经过市场、时间、观众筛选的电影,是有着对于国家对于时代对于家庭的爱。”

    “爱,一种温暖,活跃的生机,在我们文艺电影中,类似的气质,几乎看不到。下意识的解构,下意识的撕裂,冰冷的、刻板的、空洞的、乖戾的这样的情绪居多。”

    “我一直呼吁不要进行商业和文艺的二元划分,现在我依然做这样的呼吁。见贤思齐,不妨学习好莱坞。”

    “好莱坞的文艺片,它们主流的,没有从根本上、下意识去否定自身文化和制度的。”

    “不仅没有,《阿甘正传》原著是讽刺的,电影拍成了励志故事。”

    “我们不去做深入的解读,仅仅从文化属性来说,这个电影是弥合了当时花旗国的撕裂,在获得票房成功的同时,产生了了良好的社会效用。”

    “也是奇怪,我们一些人很推崇外国的事物,却不愿意学好的东西。”

    柳颜不好接话。

    沈三通能说的话,她不能说,还想在圈里混。

    其实她对于沈三通找她来主持这次的直播,就很意外。

    今天还特意打扮了一番,买了件平时舍不得买的羊绒大衣,里面穿了身酒红色缎面连衣裙,既有端正也有性感。

    到了室内,把大衣一脱,细看,该有的都有的。

    柳颜没忘记原来的问题:“沈导,如何看待张导冲奥?”

    沈三通说:“我觉得张一谋导演曾经说的好,奥斯卡只是花旗国的奖项,张一谋导演当年也说了,我们重视奥斯卡大奖,是因为花旗国电影市场是老大。”

    “与其去追逐奖项,不如推出我们的一套标准,把我们的市场做起来。”

    “先做好自家事更重要。我们重点要摆脱外面的束缚,市场足够大了,足以支撑走出我们的电影道路,就算走不出,也不要傻傻做别人给我们出的卷子。”

    意思不言自明,所谓冲击奥斯卡,是做别人出的题。

    柳颜问:“.所以你才一直没有冲奥的想法?”

    沈三通是很异类的导演。

    从05年出道开始,国产片甚至部分国产进口的票房冠军,大部分在他手里,只有偶尔几次不是。

    如果是国内导演拿了,也基本是他捧的。

    按道理,这样的导演商业成功,要去追求“艺术”了。

    但是沈三通对欧洲三大和奥斯卡没有兴趣,金马金像也没有,连个颁奖典礼也往往懒得出席。

    沈三通摇头:“我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去做地基,三通娱乐也是如此,奥斯卡、欧洲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外国奖项荣誉,不在未来清单之上。”

    “我们这一代电影人,不要去追逐外面的认可,先把市场做大。这样下一代的电影人,他们才能堂堂正正和外面交流或者说较量。”

    柳颜捧说:“哇,你做了很大牺牲。”

    沈三通却不居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都不算俯首,只是耕好自己的田。”

    “造两弹一星,多少人放弃了外部待遇,放弃前沿学术研究,去做工程,把已知的东西建好,而且还是外国已经建成的。”

    “再往前,无数流血的烈士,和人搏杀,把命拴在裤腰带上,什么爱好啊,生活啊,都没有。”

    “相比之下我们电影人多好,有国内奖项,也有市场,赚了这么多钱,收获的成功和物质够多了。”

    “我们不去烧别人的灶台,烧好自己的,很简单的要求,而且也对自己有好处。”

    “烧别人的,把自己柴火烧光了,自己回头要被冻死。”

    沈三通苦口婆心,希望更多人觉醒。

    三通娱乐只是一家公司,不可能做成所有事情。

    电影评价、奖项标准,以及整体架构,需要各方合作来完成。

    追逐奥斯卡,追逐欧洲艺术奖项,会把自己变得不人不鬼。

    一旦进入那个节奏,等着被吃干抹净吧。

    总有一款剥皮的理由,适合每一个自愿走上祭坛的火鸡。

    《寄生虫》如果不是好莱坞资本攻城略地,意图一口吞下棒子市场,是不能拿奖的。

    好莱坞在棒子的操作,是重复古装大片在东大的操作。

    这些和阴谋论无关,也和意识形态无关,仅仅从行业竞争角度。

    人家有这个手段,如何去攻占一个市场,早有一个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

    先捧,捧上去之后,再抽梯子,透支、燃烧掉本土市场。

    发展方向带歪,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最后掐尖,将最顶尖的从业者扫入麾下,按照刻板印象融入人家的规则。

    顶尖明星到了好莱坞,先出演刻板印象角色。

    相当于飞升,下界的煊赫一方的老祖,到了仙界扫大门、刷盘子。

    花旗国早年最爱干的一件事,从东大毛子等国家,把优秀人才弄过来,然后不使用,故意废掉。

    东大电影好在有政策层面兜底,再加上市场够大,有回旋余地,能够以空间换时间。

    如果全靠幼稚的电影从业者,是真的完蛋。

    棒子电影没有这个自主权,完的彻彻底底。

    电影如此,电视剧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奈飞发力,《鱿鱼游戏》这部戏哪可能这么火?

    沈三通可以肯定,绝对砸钱了。

    不是一般的砸钱,还投入了战略层面的资源,开放了以往不开放的渠道,全面发力。

    付出这么大,奈飞也得到了回报,《鱿鱼游戏》收益以及棒子市场。

    《鱿鱼》后续收益,和制作方、演员导演没有丝毫关系。

    到了第二部导演直接说了,不拍第二部没有钱赚。

    这就是花旗国行业巨头公司的可怕。

    它们不只是要某个方面的好处,是所有方面的好处都要。

    要棒子市场,也要《鱿鱼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