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5.自降身价【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5.自降身价【求订阅】 (第2/3页)

在魔都。

    地址倒不是陆晨他们选择的。

    而是当地的官府邀请他们去拍摄的。

    之前的《八佰》带火了魔都的那个打卡点。

    现阶段那个打卡点的人流量直接爆增了好几倍。

    给当地的居民带去了不少的收入。

    不光《八佰》的拍摄地,包括《头文字D》的拍摄地点也火了。

    打卡的人也不少。

    在《速度与激情1》对方剧本确定之后,整个嘉星传媒的电影部门随即快速的运转了起来。

    动作导演,场记,余龙统领的摄影小组,谢寒统领的化妆小组。

    还有灯光师,全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这部电影可是陆晨迄今为止拍过的最大型的电影。

    剧组肯定也得跟着升级。

    在特效方面,陆晨也早早的通知了朱益。

    让他安排特效师提前过来做拍摄指导。

    除此之外,陆晨还联系了赵主任。

    这样大型的剧组,肯定需要上面的支持。

    好在之前在《八佰》的时候,对方对陆晨的印象不错,

    再加上嘉星传媒直接把《八佰》的所有收益全给捐了。

    因此。

    在得知陆晨需要支持的时候。

    赵主任表现得很爽快。

    对于陆晨的要求,

    基本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外国内,能够取景的场地还是挺多的。

    比如魔都的淮海路。

    全长6公里,是魔都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它与“第一街”南京路齐名,如果说南京路是魔都商业的象征。

    那么淮海路则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

    它是全魔都公认的最高贵,最美丽、最摩登、最有“腔调”和情调的一条街。

    现代化建筑林立,时尚名品荟萃,紧随世界潮流。

    温馨典雅的购物环境、众多餐饮娱乐名店以及优越的酒店服务为淮海中路商圈增色不少。

    以高雅浪漫著称的百年淮海路,是一个众人眼中华贵雍容的购物天堂。

    而它持久的生命力在于自1900年诞生百余年以来,始终与时俱进的步伐与海纳百川的胸怀。

    可以说是非常的适合了。

    这也是陆晨需要官府帮助的原因,《速度与激情1》可不比《头文字D》。

    《头文字D》的取景地找个无人无车的弯路就能拍。

    而《速度与激情1》可是需要在市中心拍的。

    上面不点头,

    他想都不要想。

    好在,这时候的陆晨面子还是挺可以的。

    再加上他已经用《八佰》证明了自己。

    因此。

    当地部门也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抱着摄影机,余龙咔咔的拍照。

    一会手持,一会肩扛。

    推拉摇移跟,各种摄影师的技能,在这么多部作品的淬炼之下,

    余龙已经变得无比的熟练。

    不过。

    陆晨有些怀疑这货不是在堪景,而是借助工作之余拍点照片回去。

    他可是知道的,余龙可是有自己的微博的。

    网上的人气还不低,毕竟他可是顶着陆晨御用摄影师的名头的……

    “两周后开机吧。”

    站在淮海路的大街上,陆晨看着繁华无比的街道。

    已经幻想坐在直升飞机上往下俯视会是一副怎样的风景了。

    而接下来的拍摄肯定会有这样的程序的。

    余龙发了个OK的手势。

    于是时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滚滚向前。

    选好的演员也陆续来到了之前就已经确定的影视城。

    两周后。

    被各种仪式包围的《速度与激情1》正式开机。

    所谓的开机仪式就是用来宣传电影的。

    当然。

    陆晨是不需要这种宣传的。

    毕竟他的电影早就开始刷屏了。

    因此,

    开机仪式的宣传对《速度与激情1》的影响并不大。

    烧香,拜神,供猪头肉——这可不是在做法,而是国内剧组开机的“常规操作”。

    不过,这个和前世不同的是。

    在人群两边会立起红板,印制着“电影电视剧演职人员自律公约”,包含了“遵纪守法”、“洁身自好”等字样。

    这个东西的作用是要求制作方和艺人签订“演职人员自律公约”一类的合同,一旦违反,艺人需要担责。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避免演员翻车连累剧组。

    除此之外,

    一些剧组还会对艺人进行背调,以避免其潜在的翻车风险。

    近三十年,在开机仪式上烧香拜神已经成了影视剧的“基操”。

    而剧组开机仪式上最具代表性的画面,就是主演们人手一把香。

    那么,这“烧香拜神”有什么门道呢?

    首先,开机仪式的流程一般是先在清晨选定一个时间,然后主持人、导演、和制片等关键人物介绍一下到场人员和项目情况。

    中间会穿插一些环节,比如说烧香、拜神、发红包等。

    有的剧组还会有供猪头,或者给狮子点睛的环节。

    此外,摄像机也会用红布盖住以“辟邪”,最后会有一个“掀红布”的环节。

    而这些行为的来源,不同的从业者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这是香城影视圈从业人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带到内地的“陋习”,也有人说烧香拜神是从老戏园子来的规矩,因为以前的人演出前得在后台给梨园祖师爷(唐明皇)烧香磕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