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第3/3页)
,由着百姓随意围观。结果各地的情形和京都大同小异,没有人给相门弟子送吃食。各地的铁笼子里每天都有人死去。由于铁笼子没有门,活人不得不和尸体呆在同一个笼子里。还好现在是冬日,寒冷的天气让尸体没有那么快腐烂发臭,否则更加惨绝人寰。
就在大家还在谈论相门的衰落之时,一则传言在在短时间内逐渐在神州大地越传越广。传言说的是:相门在过去几十年中,每年都会去凤原给新生孩童相面。若是有面相卓越的孩童会被挑选入京,而孩童家中会得到朝廷的嘉赏。其实这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在挑选天生皇帝命的孩童。一旦被发现就会带入京城,灌入药物炼成药人,成为黑军团卫的暗卫。几十年来,有很多的皇帝命孩童就这样被残害了。
流言蜚语,自古以来的传播力度都十分惊人。渐渐的知道这个传言的人越来越多,不久这个传言又有了后续。
后续说的是:在二十多年前,有一个皇帝命的孩童成了唯一的漏网之鱼。他被当时派去凤原相面的相师所救,平安的长大。这个孩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开始为过去那么多无辜受害的孩童策划筹谋,誓要推翻暴政,给其他的孩子争一个未来。
传言越传越真,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最后竟传到了最偏远的北境,连谭大将军都听说了此事,就更别说京都的人们了。
皇宫 玄武殿
皇帝的御桌前放着一个精致的木匣子,里头有一颗带着腐臭的人头。皇帝指着这个人头说道,“这是北境谭虎送来的,这里面本来应该装着縕纥提的人头。可现在这个人头是朕的特使。”
镇魂看了眼木匣子,“北境怕是快要有北境王了。谭虎总算是反了。”
皇帝笑道,“朕都快把北境逼的走投无路了,他现在才反,对朕还真是仁至义尽啊。”
“陛下,京都近日流言四起,将凤原相门的真相到处疯传。文人士子当中出了不少偏激的言论,还有不少官宦子弟参与其中。”
“恩,那他们是怎么说的?”
“说陛下草菅人命,残害无辜孩童,只为保住这天子之位。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陛下连无知小儿都惧怕,定不是受命于天。陛下的天下,不是叛乱四起,就是瘟疫肆虐,这是来自天道的启示,将有明君临世,取而代之。”
皇帝哈哈大笑,“骂的好,不愧是读书人,骂朕的说辞都这么工整。那你是怎么做的?”
镇魂面色如常,“都下了狱,据说在狱里还在骂不休。”
皇帝收起笑容,沉声道,“流言绝不能用铁血手段去镇压,否则等于是承认流言是真的。镇魂,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是。还有一件事,柳十方应该回来了。”
“柳十方?”
“相门当年救下的那个皇帝命孩童。我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在中了蛊毒的情况下,还能安然无恙的。当年我让天启去凤原把他爹娘接到了京城。前几天,他爹娘被人救走了。”
“从你手里救走的?”皇帝的神情颇为耐人寻味。
镇魂跪下,“臣失察,请陛下赐罪。”
“赐罪?现在朕的身边只有你了。蛊毒都奈何不了这个柳十方,他又是皇帝命,这么说他就是那个身负天命的人。随他折腾吧,朕也想看看他要怎么对付朕。”
镇魂俯身下拜,“臣遵旨。”
翌日的城墙上挂出了一整排尸体,都是前几日参与论政的士子。凡是抨击过朝纲与天子的,无一幸免。之后的几日,陆续有新的尸体被吊起来示众。京都的流言很快压了下去,文武百官、士子夫子、贩夫走卒无人再敢提起一个字。正如皇帝所讲,这般血腥的镇压,只会让大家更加确认流言的真实。能压住的是流言,压不住的是人心。皇帝的残暴不仁,任用黑军团卫滥杀无辜,天理不容。这样的想法开始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只等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开出叛逆的花朵。渐渐的大家开始惦念起那个死里逃生的皇帝命孩童,算起来这孩子也有二十多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