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炼铁 (第1/3页)
相对来说鼓风机更小更精致,制作难度更高,而且送风的过程也更费劲。
风箱制作简单,但是体形更大,搬上搬下要麻烦不少,但送风的过程轻松无比!
权衡利弊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制作风箱,我相信纯手动的情况下谁都会选择它。
鼓风机送风时需要不停的快速转动扇叶就把人给愁坏了,相比之下还是风箱对我更友好一些。
风箱在几十年前几乎家家做饭都离不开的工具,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用拉杆牵拉里面的一块木板,以用来捕捉拉动时产生的风。
拉杆前后来回拉动所产生的风被挤压经过出风口极速吹向炉灶里,以用来达到风吹火旺的目的!
风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在以前农村它却倍受信赖。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也有一个,经常做饭时拉着好玩,说是一件儿时的玩具也不为过,制作工艺基本一眼就会,至于是不是一做就废就只有动手了......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箱体、一个推拉的木制拉杆和里面的木板,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不过让我觉得比较有难度的就是里面的木板,箱体我可以用黏土代替,拉杆更是简单至极。
想了半天我打算用一个陶盘代替以前风箱里拉扯风力的木板,反正小时候家里的风箱也是圆柱形,正好可以照瓢画葫芦,只是在它正中间开一个洞让我一阵头大!
烧制后的陶器可不是陶坯,稍微用木头就可以钻个洞,它的硬度惊人而且一个不好就会整个碎裂,我在想了半天也只是准备用小刀的一个尖角慢慢的转动,先磨一个小洞出来。
......
钻一个只有绿豆大小的小洞我用时超过半天,手都快磨得快抽筋了才算成功,后面把小洞进一步扩大就要更简单一些,扩大到瓶盖大小时就可以胜任了。
提前准备好的拉杆把一头削尖一些,固定在开孔的陶盘上,让它不会因为拉扯而掉落,那样的话我又只能全部重做一遍了。
接下来是调泥制作风箱的箱体,黏土用擀面杖擀成一大块厚度接近一公分的皮再合成一圈,做成比圆盘直径略大,长度在六十公分以上的圆柱形、
它的难度应该是最小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做过很多更大的陶缸、陶桶、陶罐等!
底部先做一个圆盘封口,再围着它加上一层层外皮,让它保持直立状态定形,最后把陶盘等放进去开出进气口和出气口之后基本工作就完成了。
后面就是让它初步的风干后再送进屋内继续风干,最多三五天后就可以投入使用。
原本我还想着趁热打铁的,只是看来今天确定用不了,还得延迟几天进行!
四天后风箱的箱体干躁得差不多可以使用了,并不需要再放进窑里进行烧制。
本身它使用的频率也非常小,可能半年一年都用不到一次,与其担着被烧坏的风险还不如成为一次性用品,反正箱体也非常简单。
开始前我在炭炉的中下部开了一个直径四五公分的小洞,再把风干的风箱拿出来放在一起。
最后再用调好的泥土连在风箱出风口和炭炉小洞之间,形成一个通风小管道,以防止风力不会泄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