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果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果园 (第3/3页)

    最后想了半天也没什么更好的主意,实在没想到哪里有那种非常平整的大块石头,干脆我把建房前搭建的防雨布拆了下来专门晒玉米。

    反正后面晒花生也用得上,另外挂在外面风吹雨淋没起到多大作用的同时还把有限的寿命消耗掉了。

    玉米杆在空闲时间也全部砍掉扛到了山顶上面地里,等干枯后在地里烧成草木灰肥地或者作为做饭的木柴,都是它的归宿。

    收获的近100斤玉米晒干之后除用掉两三斤做为种子外其它的大部分都会保存起来做为不动产,至少一两年内都不会担心腐坏。

    我担心如果碰到连续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新食物补充的特殊情况,这时候它就可以大显神威以解危机,不过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存在的,只是预防为主让自己心安。

    花生再过十天半个月也能收获,查看情况时也非常手贱地从地里拔起来了两株,它的产量比玉米可能还会糟糕,一株上面也就十颗左右。

    正常来说一株花生上至少也有二三十颗才算正常,作为种子倒是足够了,相信在山顶等下一季收获产量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我也期待着下一季的花生收获后花生油能如期进入一日三餐,那饮食水平无疑又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

    时间来到三月上旬,气温已经不似年前那么寒冷,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白天可以脱掉厚重的毛衣直接穿着夏装了。

    在玉米晒干的同时我并没有闲着,上一次制作的蚝油在经过几个月的消耗已经用光,这还是省之又省的结果,所以在制作新蚝油之前,挖牡蛎又成了必然。

    得益于年前两天发现了两个新的捕获地点,这次的过程要顺利许多,只是时间的选择上要等待退潮以后才能进行。

    两天时间一共得到接近十斤的牡蛎,我想这次应该够正常使用三四个月了,如果是节省的话更是可能用到半年。

    玉米在经过一个星期之后全部晒干脱粒,期间还把地里除草的工作也一并进行,目前来说我已经进入了一种有条不紊的状态,身上的担子和压力已经没有年前那么大了!

    晒干后的玉米储存倒让人犯了难,开始前是计划用一口大缸的,上面再割一块防水布封口,但是想想之后还是舍不得把有限的防雨布割掉一块,最后只能选用了两只陶罐来装玉米。

    玉米收回来了,就必须得考虑吃玉米的问题,晒干的玉米粒又干又硬,又不能像大米一样加水煮一会儿就可以软糯绵软。

    我觉得最后始终还是要研究做成玉米面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想吃到玉米面还没那么简单,最现实的办法是打造一个石磨。

    不过以现在没有金属器具的有限能力多方尝试之后还是放弃了,它的难度是地狱级的,而我现在还在新手村里徘徊!

    只能尝试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每次头一天把第二天要煮的玉米用开水泡着,第二天再用陶罐焖煮,最后煮熟的玉米粒味道虽然不算特别好,但用来解决温饱没问题,味道还勉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