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国来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国来朝 (第2/3页)

添一位候补的阁员,暂时替代璠阁老做事。」

    「而且候补阁员应该形成常例,或者二三四人,也可以十五六人,以朝廷官员兼任,诸位可以商讨个章程出来。」

    好家伙。

    增添两位阁员,还要增添大量的候补阁员。

    现在还要说唐清安是没有私心,冯和是不信的,不过他也不会出面干预。

    真要是和刘一儒那样坚持反对唐清安,他也不会来京城。

    不过像林如海那样支持卫王,冯和也无法违心。鯌

    总之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冯和现在的心态。

    「的确要增添阁员,卫王明智。」

    林如海出声支持。

    对卫王的了解,林如海不认为唐清安是这么多心思的人。

    比起用阴谋诡计,卫王更喜欢光明正大。

    只有不了解卫王的人,才会误会卫王。鯌

    所以林如海很坦然。

    唐清安说了添补内阁的事,让众人回头商议人选,最后告诉众人道:「对于人选我是有要求的。」

    「首先以实干为主,接受新学,老顽固我是不会同意的。」

    既然推广新学,当然坚定不移。

    从源头上杜绝反对新学的人,加快新学的推广速度。

    众人没有反对。

    「其次,不允许有夸夸其谈,极爱自己名声的人。」鯌

    官场上。

    在同僚中名声越好的官员,才能方面不提,但是性格上,必定是老好人的性格。

    像海瑞这种不同流合污,只以规矩为重的官员,哪里会有好名声。

    别说海刚峰。

    哪怕只恪守法度的官员,在同僚中也不会有好名声。

    「我就只有这两条要求,剩下的你们推选两位出来。」

    冯和暗自点头。鯌

    卫王的两条要求都是稳妥之言。

    能把金江镇治理到如今的样子,卫王还是很有才华的,不是只靠武力的武夫。

    如果真是这种人,国家又哪里能这么轻易的恢复太平呢。

    内政上以杀止杀。

    必定导致血流成河,遗祸无穷。

    见众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唐清安这才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准备在内阁中,提拔内阁总理。」鯌

    「总理?」

    众人大惊。

    冯和也惊讶的合不拢嘴。

    内阁总理。

    听起来就知道有多重要,权利有多大。

    这就是宰相啊。

    冯和忍不住仔细观察卫王的神色,他到底是何居心?鯌

    如此让权,卫王真的不担心自己的权利受损吗?

    唐清安笑着指了指案几。

    案几上堆不下的公文,旁边还有两个小方桌。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

    唐清安清楚的算了最近来的奏疏有多少封。

    如果平均计算,八天之中,自己每天要阅读的奏章达到两百份,需要处理的政事高达四百余庄桩。

    当然。鯌

    这也是前明的规矩。

    如此多的公务,是单个的人不可能完成的人物。

    所以前明虽然取消了宰相,但很快有了内阁这个取代宰相的功能衙门。

    皇权想要独揽一切。

    但现实中是达不到的。

    他一定要分权,把政务交给官员们去处理。

    全国太大。鯌

    又不是过家家。

    「前朝今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但是我认为是不稳当的,名不正言不顺,做起事情更没有效率,理应淘汰。」

    唐清安认真说道。

    丞相的制度或官职虽然不复存在,但是,为了弥补相权的缺失,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开始提高,太监的作用也重新活跃。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在一个懦弱的君主的治下,没有丞相不但使政治运作效率大大降低。

    而一个女干佞的大学士或专擅的宦官,其危害似乎也不亚于一位权相的危害。鯌

    大周就是皇帝怯弱,却又没有丞相出来担责。

    内阁虽然有类似丞相的功能,但毕竟不是丞相。

    眼前的冯和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人推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