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败之地 (第3/3页)
形成的民俗节日,“陷城洗街”。
家家户户在巷口或者街角摆满供品,烧掉大量的纸马草人,第二天挑水泼地。
就是为了纪念先人遭受的苦难,后人引以为戒,不忘血的历史。
“咳咳。”
唐清安清了清喉咙。
冯胜之,谢友成等人,皆停止了争论,目光看向将军。
“很早以前,我就提出过关于陕西起义军是否正义的言论,诸位也同意了我的说法。
而且可能因为时间太久,诸位心中已经遗忘,当初我对金江镇的规划。
无论如何。
金江军都不是掀起内乱的一方,而是站到百姓的一方,是正义之军,不是霍乱之军。”
将军当初的关于起义军之论,掀起了学堂轰轰烈烈的讨论。
这件事众人都没有忘记。
“大周如果治理了民乱,国内太平,哪怕金江军听调不听宣,也始终高举大周的旗帜。
反之。
大周国内民乱四起,且采取屠戮流民之策,则金江镇义无反顾的,站到百姓们的一边。
而且。
哪怕形势艰难,我们也要效彷古人。”
金江镇数百万百姓。
唐清安需要百姓们的支持。
在这艘大船上。
唐清安自认为眼光超远,能胜任船长一职,但是眼前的几人,则是舵手。
他要先说服眼前的人,才能在获得百姓们的支持。
“无论朝廷和金江镇的竞争未来如何,都不能放下开拓,犹如上古大周。
各诸侯国内部间如何竞争的激烈,各国诸侯也不忘向外界开疆扩土。
且从利益上来说,金江镇开拓越多,势力也才越大,更加的稳固。”
日本虽强,唐清安却不惧。
如果只是为了私利。
那么皇台吉自杀身亡前,所言归顺为金江镇的马前卒,为之火中取栗,攻打山海关。
牵制大周军力,以便金江军突袭登来,霍乱国内,方为上策。
可是唐清安不这么想。
无论金江镇和大周形势如何,任谁站到最后,也不容江山旁落。
这是大义。
犹如历史上,皇太极联络流民军,里应外合对付大明,却没有得到流民军首领的回复。
百姓的觉悟一直都高,唐清安的觉悟,要向百姓看齐,因为他也是百姓出身。
历史上。
最后撑起南明的,不是勋贵,不是大臣,不是将领,不是乡绅,而是屡受南明朝廷打压和背叛,受到不公的流民军。
当前。
琉球国从前明起,就是中国的藩国,乃至如今的大周。
唐清安有信心,借助日本国内的矛盾,插手其中,搅乱日本十数年后的大治,不让其进入人口暴增的时代。
也有信心能支持琉球国脱离萨摩藩的侵占,重新成为大周的藩国。
他多番的布置,以及试探,正是在确认日本国内的形势,是否如他预料一般。
一步一步。
靠近,接触,谋略,最后一举至它于死地。
而大周。
他在等。
等百姓们的选择。
唐清安坚定的看向眼前的诸人,露出自信的笑容。
“只要我们属于正义的一方,获得百姓们的支持,上下一心,力往一处使,则金江镇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