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七章 和平降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七章 和平降临 (第3/3页)



    但是如果汉人不接受,那我们只有拿起武器,拼死抵抗。”

    “唉。”

    界堪叹了口气,改变了主意,随多尔衮回去,加入大部队中的迁移。

    昌图。

    众多的人口,按照各旗各牛录,踏上了往奴儿干司的行程。

    有不少部落知道界堪率部离开。

    不知道多少人也起了心思,但谁也没有想到,界堪竟然带着族人回来了。

    多尔衮故意拉着界堪,四处走动,让更多的人瞧见。

    无形之中,解除了建州蛮族的危机。

    沈阳城。

    二十余万的人口,加上金江军,朝鲜军,还有众多的民夫,合计数十万人。

    如此庞大的物资,需要从后方运送,光路途的消耗就巨大,还有运送民夫消耗的人力。

    顾应时坐镇金州,冯胜之亲自带领官员们抵达沈阳。

    由官府接收人口和土地。

    同时。

    军司和官府,联合清查审核,不放过任何一个手沾百姓鲜血的刽子手。

    参加过屠城的蛮兵,更是不会遗漏一个人。

    如此种种,当然会引起不小的恐慌。

    不过实力不如人,武力的对抗已经败了,只能任由人摆布。

    唐清安不怕有人闹事。

    前番皇台吉未自焚前,在其带领下,蛮族也不是没有坚定的抵抗,被金江军毫不留情的粉碎。

    正如他穿越前之前的历史。

    日本侵略各国,势颓后想要谈条件投降,被否决后,仍然决定顽抗,最后意志被碾压,被粉碎,举国绝望的无条件投降。

    什么叫无条件投降呢?

    远东的日本军,澳大利亚的日本军,皆受到了清算,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报复。

    混天暗日的劳作,活的比牲口都要凄惨,十数年后,能完好归国的不到一成。

    唐清安为何不接受蛮族有条件的投降,甚至不接受皇台吉死前,提出的有利于金江镇的计策呢。

    反而强硬的对抗忠顺王,甚至冒着得罪朝廷的危险,坚定的要求蛮族无条件的投降?

    做下了极大的恶,却没有遭受清算,就不会心生畏惧,其他人也就不会认识到自己做错了,更不会反省。

    数十年后。

    屠戮过百姓的蛮军,没有得到该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该有的善终,那么他们的后代,只会觉得惋惜。

    例如侵略远东,侵略澳大利亚的日本军,大多数没有了后代,所以不会有人为他们感到心痛。

    反之。

    难道指望这些人的后代,会站出来指责他们的祖宗做错了吗。

    想尽办法为祖上辩驳才是人之常情,甚至表面不解释,实则内心引起为傲才是不少人的心思。

    金江军的大军。

    源源不断开往北方。

    各地的城堡,来不及逃离的蛮军,皆望风而降。

    降还能有一线生机,不降则必死无疑。

    大胜。

    一座皆一座的兵堡,被士气如虹的金江军,轻易的收复。

    整个辽东的百姓们,热血沸腾,纷纷祭天告祖。

    如此下去,仇恨才能得以抚平。

    痛恨消失。

    真正的和平,即将降临辽东的土地。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