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三章 纳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零三章 纳兵 (第3/3页)

的无地之民到辽东。

    不管是吸纳人口,还是解决海盗之根源,都是对金江镇有利处的。

    至于辽东能不能收纳数千万人口,唐清安内心不肯定,但是千万人口是没有问题的。

    清末最后的时期。

    没有化肥,没有机械,没有官方的组织,更没有鼓励的政策,也没有官方出面兴修水利。

    辽宁省,也就是现在的辽东,人口达到了一千余万人,奴儿干司分出来的吉林为五百余万人,黑龙江为近两百万人。

    到了民国初期,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东三省的人口又翻了将近一番,达到三千万人口。

    这些历史可以借鉴不提。

    光如今东江镇占领的地盘,加上渔政,就可以养活三百多万民众。

    如果又收复全辽东,其他山区不提,平原就比现在金江镇所占领的平原地区翻了三倍。

    官府大力兴修水利的情况下,至少养活七八百万人口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吸收福建各地的无地之民,既能增加金江镇的实力,又能解决海盗之苗头。

    因此,唐清安才想要用海船去福建各地运兵,以提前摸清楚门路,为日后移民打下基础。

    至于开发台湾,现在还不到时机。

    首先朝廷就会大震,绝对会和金江镇立马翻脸,其次也会引起西方国家的警惕。

    所以开发台湾,至少要在金江镇解决身侧所有潜在敌人后,才是合适的时机。

    看完金江镇军司的意见,以及唐清安所解释的话。

    贾雨村心中升起了一个想法。

    如果真的达成了唐清安的计划,那么金江镇完全有入主中原的潜力,可以和大周抗衡。

    “此计甚妙。”

    贾雨村很兴奋。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不光是福建之民,我估计云贵的百姓,也会赶来坐船。”

    只要不是旗帜鲜明的造反,贾雨村是希望金江镇实力越强大越好的。

    真要是到了造反的那一步,贾雨村会根据双方的实力,来决定的自己投靠到哪一边。

    但是目前的金江镇,还是朝廷的金江镇,所以贾雨村内心没有负担。

    “如此就请世叔替我上言朝廷。”

    唐清安笑道。

    “善。”

    贾雨村当着唐清安的面,写了关于请调国内乡兵,以及海运福建各地兵的事宜。

    奏疏到了朝廷。

    内阁关于此事,慎重的商议了一番。

    北方的兵已经无法调,南方的兵也疲惫,调乡兵,民兵去金州,本来就有御史提议过。

    不过内阁和皇帝,担忧会引起平辽侯的误会,凭白生出事端,因此没有采纳。

    贾雨村得知朝廷的担忧,主动上疏请命,写到他会向平辽侯晓以大义,说服他认可此事。

    “我估计平辽侯认可这件事。”

    刘一儒又不傻,很快就看穿了贾雨村卖巧的心思,得出了结论。

    不过他也不会反对。

    因为此事对朝廷来说,的确是省力的好事。

    “对于金江镇,还是需要警惕一些,贾雨村此人和平辽侯关系太深,难以承担重任。”

    他向皇帝建议。

    皇帝想了想,没有反对。

    “明年大战后,就把贾雨村升调回京城,另派人去金州。”

    “皇上圣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