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神 (第3/3页)

步了。

    军力开始收缩,各地的蛮人也开始召回。

    昌图,辽海,开原,铁岭,蒲河,沉阳,抚顺,辽阳,本溪,鞍山,海州,营口,盖州,永宁,复州……

    除了这些坐落于东北平原上的城池,蛮族在辽左中部的统治,已经悄然瓦解。

    虽然城池还在蛮族手中,但是乡野地方上,大山里,已经成为了游击队的天下。

    金州。

    唐清安也很头疼。

    鸡崽子们吃饱了,富的流油,不愿意归笼。

    准确的说。

    谁也不愿意裁兵。

    这种心思军中上下都能理解。

    一个哨官才九十人,随着金州,镇江军的发展,在想像以前办快速的提拔已经不是那么轻易了。

    靠着游击战,不少哨官治下竟然有了千余兵马。

    只论规模,一下子跃过了几级,甚至比千总的人马都多,谁愿意再退回去呢。

    唐清安可以强制命令。

    以他的威望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太伤士气了。

    人家在前面舍生忘死,缺衣少粮,艰苦奋斗,同样也是遵从他的军令。

    这不但不赏,反而在人心中看起来是惩罚的决定。

    谁都会抱怨。

    “都不想啊。”

    将军府,冯胜之叹道。

    不光他在,镇江的顾应时也回来了,一屋子的文武官员,都在探讨这件事如何解决。

    即不能伤了士气,也要把麻烦解决掉。

    最新的统计。

    三大区,各哨兵力合计高达近十万人。

    众人都感叹。

    原先还因为各哨的伤残之高,纷纷劝戒将军,谁也没想到,形势逆转如此之快。

    现在不头疼精锐之兵的伤亡了,头疼的是人太多了。

    以前的确是有计划扩兵到十万,但绝对不是现在。

    各地上下都马不停蹄,收拢难民,发展民生,开垦荒田,修造渔船,一百几十万百姓,皆缩衣节食饿着肚子。

    哪怕有朝廷时不时的供给,哪怕有朝鲜的供给,哪怕有人参贸易带来的积蓄的物资。

    同样也解决不了。

    “必须裁兵。”

    顾应时坚定的说道。

    “不裁兵的下场,就和蛮族一样,陷入进退两难之困局,趁着现在还有余地,必须马上裁军。”

    还有一条路。

    那就是停止收拢难民。

    但是先不提将军的心意,这半年来各游击队和辽民之间结成的情分,上下都会强烈的反对。

    好多游击队的伤员养在辽民家中,没有一个人告密,自己全家都吃不饱肚子,毫无怨言的让伤员吃饱。

    伤员看不过去不吃,辽民求着他们吃。

    多少辽民冒死,为占驻当地修整的游击队送来紧急的军情,让游击队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捕。

    托将军的主意,这些故事都被编成了戏剧,在各地巡演,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共鸣。

    金州是辽民的,更是将军的。

    连最古板的冯胜之,混在百姓中看了几场戏剧,被周边百姓的神情所震撼。

    发出了他的感叹。

    现在没有人把蛮族放在眼里,所有人上下一心,努力发展民生。

    在这种环境里。

    任何人都会被触动,都会被改变。

    可是。

    粮食凭空变不出来。

    裁军之事。

    将军府里,各头脑连着商议了三天,仍然没有做出好的办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