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县试遇赵衰父子 (第2/3页)
宋明孝看着碗,又看着已经起身完成任务的弟弟,勺子当啷一声掉碗里了。
“怎么了?味道不好?”吴氏听到声,转头看了过来,只见丈夫碗里的肉变多了,忍不住捂嘴笑了笑。
宋明孝有苦难言,干巴巴的开口:“没拿稳,我还没喝。”
吴氏懂的,很善解人意的出去了。丈夫要吃的量一碗变两碗,有的磨。
至于宋明智不吃鸡肉的事情,她是不会戳破的,小叔子不吃,给自己男人补了,没亏。
主要吧,她懂那种吃腻味的感觉,特别理解。每日一碗鸡汤,虽然不多,但连续十几日了,是个人都得腻。
裴玉也知道会吃腻,但没办法,家里就这条件。他们家三天杀一只鸡,大半鸡肉都留着给父子三个炖汤。(冬天还下雪)
其他人也没意见,毕竟鸡肉在他们眼里已经不稀罕了,鸡汤泡饭,配着咸菜,美味!
吴氏回身看了眼书房,眸子亮晶晶的,她当时听到丈夫要去科举的时候非常惊喜。
这要是考上了,她就真的是读书人的媳妇了,往后还有可能是秀才娘子,那日子,想想就有盼头!她还以为要等儿子长大呢,没想到提前了。
时间悄然而逝,三月初六这天,宋家的骡车上了官道,父子三人出发了。
裴玉和其它人都没跟着,因为宋恒不让。
去县里要住两三天的,客栈条件不好,他不想让媳妇跟去受苦,何况都在考场里,家里人去了也没什么用,跟着干着急罢了。
裴玉是很想跟去的,不仅是担心,还好奇,这可是科举呀!
可宋恒说县试简单,有把握三人都过,还说她去了老大会压力更大。她一听就没敢坚持,她跟去了,宋老大真的会压力更大。
这两天宋老大都不会笑了,一脸都是凝重,书本是真的不离手,连宗哥儿都不抱了,明显临考压力骤增。
童生试分县试和府试两场,前朝时候是只有县试的,末期的朝廷连官职都能买卖,科举舞弊也屡见不鲜。
因此新朝立下的科举制度就完善了很多,想作弊那得真头铁,不怕砍才行。
骡子哒哒的跑,临近傍晚才到县城,城门口的守卫检查了三人的“公验”(古代身份证,参考宋。)还查看了骡子的凭证。
嗯,大黑也是有身份的。
检查无误后,交了六文铜,人均一文,骡子入城要三文。
这费用不算贵,骡子之类的牲口关系到城市管理方面,自然收的多。有坐骑的人家一般也不差几文钱。
人进城的时候,早上是不用交钱的,当天进出是免费的。但半下午开始,进城的人就要收费了,因为你这时候进城,说明要在城里过夜。
客栈里,宋恒看着局促不安的宋老大,淡淡的吩咐:“去打水。”
宋老大赶紧坐直了,然后唰的起身:“儿子这就去!”说完人就冲出去了,明显是懵的。
宋恒没多管,宋老大心性不足,之前还被原主否定的彻底,突然参加科举有点恍惚也是正常。
就算宋老大这次没考上,他也不会失望,经历过一次,宋老大自然就有底了,下次再考肯定能考上。反正他不急,他对宋老大的期望不在科举上,让他来不过是因为作为长子需要提一下身份。
宋老大能考上秀才就行,举人就不必勉强了。依宋明孝的资质,就算有他教导,考举人也比较难,除非运气足够好。
宋明智默默的收拾好床铺行礼,他很自觉的。
第二天一早,宋恒带着一大一小去县衙了,县试的考场就在县衙后边的院子里,露天考场。要是下雨了,时间会后推几天。
今儿一早雾气蒙蒙,是个会晴朗的天气。
“元永?”
宋恒刚到县衙门口的队伍排上号,身旁就响起一声惊讶的呼喊。
转头看去,只见是一中年男子,和宋恒年纪相仿,一身青色棉服,家境一般。
“瑞明。”赵衰,字瑞明。
原主认识的一位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