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面对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面对面 (第2/3页)

全没把龚明程这个园长当回事嘛!

    别说丝毫没有悔改的样子,又哪儿有丝毫的敬畏?

    龚明程真有些被气到了,感觉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都是白费,自己一片善意算是喂了狗。

    于是他马上联合服务局的合作伙伴们开始联络起感情来,并且紧锣密鼓,进一步探讨起成立新公司的章程来了,想要争取再把缰绳勒紧一点,让对方更难受一些。

    在龚明程看来,他们双方加起来控制着一大半的股权,又是国营单位。

    何况现在的坛宮饭庄资本雄厚,又早就不缺钱了。

    尤其职工是服务局的,房子还是天坛公园的,就算皮尔卡顿公司坚定的支持宁卫民,他们无法在这件事上占得上风。

    到时候,大不了他们再亮出郭氏集团这张底牌,看到时候皮尔卡顿公司会怎么选。

    反正龚明程是不相信一个外资企业会冒着退出投资,失去股东资格的风险,也要保护自己的雇员。

    要是不为挣钱,他们来这儿干嘛来了?

    讲仁义讲感情,这还是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外国人吗?

    而他相信的是,只要把宁卫民的靠山胡撸平了,他也就能明白形势,只能老实趴下当苦力了——至少能老实个五六七八年,这就够了。

    否则,这小子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离开坛宮?笑话!那他还有什么?

    不得不说,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误判了。

    龚明程总以为宁卫民为坛宮饭庄在日本的分店费尽心血,那么日本的几家坛宮分店,自然就是宁卫民的一切。

    宁卫民在东京的奢侈生活,应该就都是靠着从坛宮赚取的利益在支撑的。

    日本的女明星也不傻,哪儿能真爱个吃软饭的男人?

    虽然表面上,宁卫民能用自己的提成分给国内几家投资方的干部们,显得很大方。

    但其实这就是在收买权力。

    真正是赔是赚只有宁卫民自己最清楚。

    比方说他能在日本一年就赚到国内十年的利润,虽然很惊人,但焉知这个数字是真实的呢。

    那么多家饭庄,那么多花钱的地方,动动手脚不再容易不过了。

    就像宁卫民天坛公园里安排他的熟人做了许多生意,还借助天坛销售工艺品等情况,捞了不知道多少好处。

    这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赔本的事儿傻子才会干。

    总之,龚明程吃定了宁卫民是舍不得离开坛宮饭庄这座金山的,这也就给了他相当充足的底气。

    至于那个服务局里,被龚明程成功拉拢的副局长,他肯定是很配合龚明程的要求和需要的。

    毕竟服务局也不是铁板一块,派系林立。

    他也早就看着金局长把持着和坛宮的合作眼红极了,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插手。

    现在有主动找上门的龚明程拉他一起合作,那怎么可能错过?

    虽然宁卫民赚到的钱分给服务局,他个人也算是受益者之一,但怎么有自己掌握相应权利来的舒服?

    这就像是一个看人脸色要小钱的,和有权管账之人的区别。

    尤其他也是不了解宁卫民的,身在体制内的他,又完全迷信乌纱帽和组织结构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理,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他就更是无所畏惧。

    一心一意帮着龚明程琢磨怎么才能抢班夺权,如何更好的用制度控制坛宮饭庄的一切,为自己一方争取更大的利益收获。

    但很快麻烦就来了,因为他们的动作过于明显,毫不避讳身边的人,他们的谋划已经有所泄露,竟然让他们风评大降。

    毕竟琢磨事儿的人,让人敬重,而成天琢磨人的人,让人厌恶。

    尤其宁卫民的功绩是明摆着的,无论是开创了坛宮饭庄,还是策划了天坛公园各种知名文化活动,这些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是令天坛公园和服务局许多基层职工最为受益的行为。

    这些基层职工们平时虽然不说,但都清楚好处是打哪儿来的。

    结果就得到了这样的回报吗?

    过河拆桥啊,实在有点令人寒心。

    而且显得谋划这件事的人气量狭窄,也太过小气了。

    一时之间,流言坐实了,无论是天坛公园还是服务局,许多人私下里的议论除了对宁卫民的遭遇同情之外,还多了强烈的不满,这就叫公道自在人心。

    当然,这些闲言碎语落入龚明程的耳朵里,可让他没什么好心情。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他自然清楚,自己谋划的事情第一个反噬来了,不由压力徒增。

    但事到临头,也不可能就这么停止了,只能硬撑着,坚持到分出真正的胜负来。

    龚明程坚信,只要熬到开了这个会,那就是海阔天空。

    …………

    1988年6月30日,就在这一年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考复习最后一周的冲刺阶段,坛宮饭庄的三方股东代表,已经迎来了事关权利争夺的终极大考。

    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