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盐铁簿》 (第2/3页)
裴玦陷入了疯狂的思索,一条毒计在他心中渐渐成形。
裴玦暗中派人调查萧蘅娘的身世,经过一番深挖细查,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萧蘅娘的母亲是突厥战俘所生。在当时的大唐,这样的身世背景足以成为一颗重磅炸弹,引发朝堂和士族的轩然大波。
裴玦觉得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派人给萧蘅娘送去一封密信,约她在一处幽静的别苑见面。萧蘅娘接到密信,心中虽有疑虑,但为了探寻裴玦的意图,还是决定赴约。
别苑中,景色依旧秀丽,可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裴玦身着华丽的锦袍,脸上却带着一丝阴鸷。他看到萧蘅娘到来,微微冷笑一声,说道:“萧姑娘,今日请你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萧蘅娘神色镇定,冷冷地看着裴玦,问道:“裴公子,有何事不妨直说。”
裴玦缓缓走近萧蘅娘,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到她面前,说道:“萧姑娘,你看看这个。这上面详细记录了你母亲的身世,突厥战俘之后。若是这份文书落入有心人之手,你觉得萧家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萧蘅娘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接过文书,匆匆扫了一眼,心中涌起一阵寒意。她深知,在这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这样的身世足以让萧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你究竟想怎样?”萧蘅娘强忍着内心的愤怒和恐惧,质问裴玦。
裴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很简单,萧姑娘与我联姻,从此与陆昭然划清界限。只要你答应,我保证这份文书不会泄露出去,萧家也能安然无恙。”
萧蘅娘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一方面,她深爱着陆昭然,与他情比金坚,怎能轻易嫁给他人;另一方面,她又怎能眼睁睁看着萧家因为自己的身世而遭受灭顶之灾。她想起了《诗经》中“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与陆昭然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可眼前的困境又让她感到无比绝望。
“你卑鄙!”萧蘅娘愤怒地瞪着裴玦,眼中闪烁着泪光。
裴玦却不以为意,继续说道:“萧姑娘,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否则,萧家上下数百口人的性命,可都掌握在你的手中。”
萧蘅娘陷入了两难境地,心中痛苦万分。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找不到一丝出路。许久,她缓缓抬起头,看着裴玦,声音颤抖地说:“容我考虑考虑。”
裴玦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萧姑娘慢慢考虑。不过,我可没有太多时间等你。”
萧蘅娘转身离开别苑,脚步沉重而蹒跚。月光洒在她的身上,拉出一道孤独而无助的影子。她深知,这个决定将关乎自己的一生,关乎陆家的清白,更关乎萧家的存亡。
回到润州都督府,萧蘅娘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久久无法入眠。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着陆昭然的身影,以及裴玦那阴险的面容。她想起了与陆昭然相识以来的种种经历,邗沟夜泊时他的智勇双全,瓜洲诗会上的重逢,战火中的生死与共……每一个画面都如同烙铁一般,深深地印在她的心中。
然而,家族的责任又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想起了父亲萧靖为了守护润州,为了百姓的安宁,日夜操劳的身影。若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萧家遭受灭顶之灾,她又怎能对得起父亲,对得起死去的母亲。
一夜未眠,萧蘅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