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三章 飞虹将军 红玉遇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三章 飞虹将军 红玉遇险 (第2/3页)

好。而滑膛枪没有膛线,也不用怕膛线的磨损问题。”张知木解释说,“正常情况每支枪要给士兵配上一百发霰弹一百发实弹。您需要多少子弹?”

    “我的士兵要是出海远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补充子弹了。所以,我给每支枪配五百发霰弹五百发实弹。张东家,我希望按生意上规矩做这次交易,您能给我们一个公道价格就行。”郑芝龙说。

    “这样,我就按照给朝廷官军的价格给您,每只火枪一千两银子,子弹的价格是一两银子十发。具体用什么样的方式付钱,我看就让你的部下和我们的陆掌柜的去谈吧。”张知木说。

    “好啊!这就是二百二十万两银子的生意。具体事情就让他们去安排吧。”郑芝龙说,“还有一件事儿,我想向张东家说声抱歉。林家的那艘船,我没打招呼就夺爱了。请张东家别介意,我实在是想给我们八闽子弟留下个面子。”

    “不不!飞虹将军不用客气。”张知木说,“说实话,我们窑岗人还没有实力顾得上海上远洋的事情。我请林宗伟过去,也是在造能在内河航行的船只。只是后来听到了林宗伟先生和那艘船的事儿,被他们人船奇缘感动了,想成全一下林先生。等我们到了林家后,听说飞虹将军出手,我们都很高兴。这艘船能在您的手里,实在是得其所在。”张知木这样说,也是不想让郑芝龙感到窑岗人对他也是一种威胁。

    “张东家不介意那就太好了。”郑芝龙说,“不知道我们啥时候也能有张东家的这种蒸汽船加入我们的船队?”

    “这件事也不难,等我们缓缓力气。把我们钢铁和船的生产能力都提高一下之后,我们可以合作做这件事。我们对能赚银子的事儿是从来不拒绝的。”张知木说,“还有一件事儿,我想请飞虹将军费一点心。我们航海的前辈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事儿,为我们后代留下了不少财富,让我们后人受益不小。我想是不是我们应该有人把他留下的资料都整理一下。关于他的事情,也要有人收集一下。我远在山西没有力气顾及到这里。很希望有人做这样的事儿。”

    “哎呀!这是我们八闽子弟该做的事儿,让你这样一说,我都感到惭愧了。”郑芝龙说:“回去我就安排人专门的做这件事,请张东家放心,也许张东家再来这里的时候,您就会看到结果。”

    前世的时候,张知木就觉得非常遗憾,有好多郑和下西洋资料都没有保留下来。有些是清朝的时候被人故意毁掉的。就连郑和最后的归宿在哪里都成了一个悬案。所以这次和郑芝龙提起这件事儿,是希望郑芝龙能对此有点作为,让后世少一点儿遗憾。

    送郑芝龙出门的时候,张知木问:“飞虹将军是不是有位公子啊?”张知木问的是那位打跑荷兰人,在台湾一直抗清的郑成功。

    “是啊!年方二十。现在应天府国子监跟随江浙名儒钱谦益学习。”说起儿子,郑芝龙还是很骄傲的。

    郑芝龙回去后,第二天就派人来和陆成祥商议如何付火枪银款的事儿。

    由于二百二十万两银子实在是个大数目,昨天郑芝龙走后,张知木他们也商议了一下。决定大部分就以运输方便为名收黄金,这也是张知木和陆成祥商议好的事儿。至于黄金不好流通,窑岗人更不怕,有这些黄金做储备,发行纸币就行。剩下一部分换成粮食和其他货物。

    张知木这次在泉州停留的时间不短,可是奇怪的是,郑芝龙他们竟然没有人提起那几艘被张知木他们打沉的海盗船之事。不过,这几天林宗伟可是没有闲着。经过几天的努力,这次林宗伟招募了学员工匠工人等一千多名。

    窑岗的这两艘战船一下子带不走这么些人了,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战船再回来接他们一趟,人员要分两拨走。

    由于需要等卢炳义和李云鹤他们,张知木也没有办法,只好在泉州耐心的等着。

    这天晚上,李茂问张知木:“张总,我们这就算是和郑芝龙搞好关系了吗?”

    “互相利用的关系。他们一下子买了两千支火枪,我觉得这个人很不一般,不是因为他很有银子,而是这个人很有心计。他绝对不会完全把这些火枪兵都派出去到南洋。而是会留下很多就在福建。我看他们是感受到了我们的威胁。”张知木说,“他一下子就买了那么些子弹,是做好了我们以后不卖给他们子弹的准备。”

    “就凭他们损失六条大船,而不露声色,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很有城府。其实他们的船没了,而我们刚刚从那个方向过来,过来问问我们看没看见才是正常的。可是他们没有。我看他们是害怕破坏了我们的火枪交易。”李茂说到。

    “损失的是海盗船,没有人敢太声张。我们不用想他们的事儿了。我想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我们的步枪面前,那些火器就比烧火棍强不了多少。如果他们要是真的去打那些佛郎机人,我们的火枪就没白卖给他们。”张知木说。

    好不容易把卢炳义和李云鹤他们等回来了。张知木决定,尽快的启程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